最近朋友圈被疫苗事件刷屏。雖然我也對出售失效疫苗的人深惡痛絕,但讓我更為齒冷的是,矛盾的焦點又被成功的轉移到了作惡者個人身上,真正缺失的一環又被習慣性的忽略掉了。不說也罷。
還是聊聊水產疫苗。相對于人類疫苗,水產疫苗的審查卻出奇的嚴格。
我國水產品的養殖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然而據《中國漁業報》統計,目前市面上獲得國家新獸藥證書的水產疫苗只有4種,獲得生產批文的水產疫苗僅有兩種!對比一下,國際上被批準上市的魚類疫苗已超過100多種。
為什么偌大的一個中國,養殖品種數十上百個,細菌病害千千萬,只有區區兩種疫苗獲得生產批文呢?
且看我舉個例子。華東理工大學張元興教授團隊自2006年從多寶魚分離出遲緩愛德華氏菌開始,至2015年6月才拿到了新獸藥注冊證書!九九八十一難經歷了八十難,只差一步取到真經,這中間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2006年分離鑒定了高致病性的遲鈍愛德華氏菌株EIB202
2009年研發并公布了該菌的全基因組和主要致病機制
2011年獲得減毒活疫苗WED環境釋放的國家轉基因生物安全審批書
2012年獲得弱毒活疫苗EIBAV1的獸用生物制品臨床試驗批件
2013年獲得減毒活疫苗WED的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
2014年弱毒活疫苗EIBAV1通過了國家的疫苗復檢
2015年6月24日國家頒發了弱毒活疫苗EIBAV1的新獸藥一類注冊證書。
截至目前,合作單位浙江諾倍威等企業還在完善生產線和GMP規程,為把疫苗早日投入市場積極開展工作。
看到了沒有,歷經十年還沒有拿到生產批文,也就是不能大規模商業生產。從06年多寶魚深陷藥殘事件至16年的價格再次低迷不振,外面的世界已經黑了又白,白了又黑,可是區區一支疫苗卻像在沙漠中逆風行走的旅人,步履維艱!
究其原因,這中間既有研發過程的細致漫長,又有各級別實驗性工廠配套體系的不完善,更有國家在魚用疫苗上的近乎苛刻的審批要求。雖然可以理解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謹慎態度,卻無法原諒這背后暴露的重審查,輕監管的致命頑疾。
試想你買票的時候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從黃牛那搞到一張票,檢票的時候卻發現別人靠著卑劣的手段輕易的逃票進場,你告訴我你想不想罵人?你告訴我你還會去老老實實排隊買票嗎?
哎,說了不說還是忍不住說,說多了都是淚。流淚如果能解決問題,我愿意把眼淚流干。換回全國兒童的健康權,換回吃貨們的食品安全。
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所有的父母都不再流淚,兒童的臉上能展開笑顏。吃貨們不必在食品安全上擔心憂慮,可以開懷享用。
我希望有一天人性的惡被制度的牢籠束縛,人性的善可以肆意翱翔,而善良人們的努力不再被踐踏。
最后,向孜孜不倦的水產人,向張元興教授的團隊,致敬!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