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2015年白對蝦養殖,很多文章用了“慘烈”兩個字,很多人將養殖失敗都指向蝦苗、飼料、漁藥等的問題,都說養殖戶傷不起!! 那么,今天的局面真的都是那些“黑心”的公司造成的嗎?
其實大家都明白,如果哪家飼料不好,大家會不約而同地向養殖成功的人要好飼料的公司,蝦苗、漁藥的情況也差不多。這樣市場必然就淘汰了那些黑心老板,如果你認準了黑心老板,那養殖失敗只能說明你腦殘!
拋開腦殘的不說,2015年大部分腦不殘的人也沒有養成功,那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看大家都在說 外部水源不好,水體富營養了。不知道這個富營養怎么造成的,5年前、10年前是不是也是富營養?
很明顯,如果水質好, 養蝦的成功率還是很好的。但是現在富營養了,再加上總有些腦殘的要去買黑心老板的料、苗、藥,養殖能成功才是奇跡,失敗倒是新常態。
所以,請廣大沒有腦殘的朋友想一想: 富營養是誰造成的, 我們現在應該怎么做? 逃避不是辦法,換養殖品種更是下策,因為富營養的水體,養什么都不行! 就像霧霾的空氣,對你我身體總是有害一樣!!
養一造蝦,如果餌料系數為1,畝產1000斤,蝦料就是1000斤,如蝦的含水率85%,則一造蝦光飼料就有850斤最終會進入外部水體,還不算中間使用的各種肥水產品帶進的各種營養物質。大家可以算一算成百上千畝的蝦池一造會對附近外部水域造成多大的污染,計算一年又是多少?
所以根本用不了幾年外部水體將被污染殆盡!這種污染嚴重的水體,里面將產生大量各種致病菌。這些致病菌反過來再污染養殖池塘,養蝦之難將可想而知。
所以,先不要抱怨其他人,各位養蝦人自己捫心自問:現在養蝦困難,自己就沒有一點點的責任?現在外部水域這么臟,不要說你的子孫后代、就是你自己,將來靠什么生存?(網友:niweibing)
網友觀點網友A
我覺得高密度養殖造成的污染更重,所以首先應該先把密度降下來。
網友B
工廠化養殖都知道好,但是效益是個問題。養殖的目的是為了逐利,不是為了讓它不發病。
網友C
一個例子完全推翻你的結論。我一個朋友,本來也是一樣的結論,后來就到了一個水庫(城市飲用水源)挖塘,做成高位池,然后用水庫水與鹵水兌成養殖水在蓄水池,然后用此水養蝦,以為會好,其實跟普通塘一樣。
網友D
用藥太多,密度太高。為什么用藥多,很多時候是被忽悠的。為什么密度越來越高,也是被忽悠的。至于被誰忽悠的,大家都知道。當然,養殖戶自己也有責任。
網友E
養殖大環境的問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網友F
水體富營養化?是哪種具體的營養?怎樣能將它去除?是用藥劑還是用設備?你說是弧菌,那我們做好消毒行不行?
那我們為了提高蝦的自身免疫力,是不是要在保障水質良好的情況下,使菌、藻、元素、飼料、都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怎樣保證?我們要講科學,講數據。講物理 化學、生物學。不能再靠感覺、憑經驗,輕信大神。
就象一個溶氧和PH,一天之中,白天黑夜,因為光照的關系,溶氧和PH都有相當的起伏。這對蝦來講就是劇烈變化。這一切都是因為藻、元素、和光照造成的。我們能不能讓這些因素的變化不要那么大?
池塘養殖象是放風箏,一放出去,風小了飛不起來,風大了易斷線。養蝦,最終還是要回到工廠化、科學化的道路上來。
網友G
我想起一件事情,看到農村來城市打工的,有些生了好幾個孩子(來超生游擊的),大人也管不過來,但小孩都長得挺結實; 反觀城市孩子,簡直含著怕化捧著怕飛,結果三天兩頭感冒發熱,體質很著實!這說明什么,說明這些小東西就應該賤養而不是富養!正好前幾天看到網上有海南賤養對蝦,居然抗得過上次嚴寒!大家應該從中受到點啟發吧。相信大神,和相信以賺錢為目的的醫生差不多!
網友H
富營養化養殖是高密度養殖的必然結果,高密度化養殖是養殖戶生存的必然結果!這在現在階段,暫時沒有必要討論這個問題吧?工廠化養殖會好點,大水體,密度稀,想得病都很難。減少用藥,提高管理,實現高產量,低投入的最佳生產能,這是我們要總結,討論的方向。
你又是如何看待目前南美白對蝦行業面臨的困境呢?養蝦失敗,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歡迎在文章下方文發表評論。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