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薄殼”已成為鳳崗村的支柱產業。
婦女小孩齊上陣。
鳳崗村養殖的“薄殼”遠銷海內外。
建設生態漁村,發展旅游文化,促進“薄殼”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近日,濠江區鳳崗村舉辦了“薄殼養殖及產業化培訓班”(如圖),汕頭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專家應邀到當地講授“薄殼”播養技術,讓“薄殼米”這一古老而獨特的潮汕美味更加香飄海內外。
據了解,“薄殼”養殖為潮汕首創。潮汕地區饒平大澳村、濠江鳳崗村依山傍水,村民以海水養殖為主,養殖的“薄殼”最為出名,遠銷海內外。“薄殼”(學名尋氏肌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鈣等多種營養成份,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的大眾化海產品。它還具有調節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平咳喘等藥用功能。其全身都是寶:個體小的是理想的對蝦餌料,特別是夏秋高溫期投喂,水質不易變質;成熟薄殼米味道鮮美,是頗具潮汕特色的食品及佐料;剔去肉的“薄殼”殼,既可燒成貝灰,用作建筑材料,也可磨粉加工成動物飼料添加劑。
“‘薄殼’每年8至9月性腺開始成熟并產卵繁殖,立春節氣后產的卵最優。”市海洋與漁業局技術站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其幼苗生長到翌年清明節前后便可移播放養,大暑節氣后便可陸續采起,農歷七八月份最肥大,一般畝產有1.5至2噸,高的可達6噸。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