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吃龍蝦秋吃蟹”,進入4月,逐漸上升的氣溫點燃了“滿城盡帶紅金甲”的龍蝦季。不過醫生提醒各位愛吃小龍蝦的食客們,食用時要注意小龍蝦是否煮熟,盡量選用新鮮的小龍蝦,切勿食用過多。
價格雖高仍俏銷
“2016年的第一場小龍蝦!”“終于到龍蝦季,好吃到哭!”……最近,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時常能看到吃小龍蝦的照片,讓人直流口水。
在坎門街道一家燒烤店內,小龍蝦的招牌早早就掛了出來。該店老板告訴記者,雖未到初夏,但每到夜宵時刻,坐下來吃小龍蝦的市民已經很多。“現在我們每天能賣25公斤小龍蝦,等到7月后,一天估計能賣50公斤。”
小龍蝦雖火,但記者了解到,目前店內售賣的小龍蝦價格同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小份的小龍蝦一般有1公斤,價格在110元至150元不等,稍稍大份些的直奔300元。
“現在餐桌上的基本都是外地小龍蝦,等到5、6月,本地小龍蝦才真正上市,到時候價格可能會便宜些。”一家專售小龍蝦的餐館老板說。
不過這樣的價格阻擋不了小龍蝦“粉絲”的熱情。不少市民還自己購買小龍蝦,下廚開小灶。
近日,在城關中心菜市場的水產區,不難尋見小龍蝦的身影。其中一位攤主童大姐告訴記者,早在半個多月前,小龍蝦就開賣了,且銷量每天都在增長。
“銷量好的時候一天賣200公斤左右,但今年的價格要比往年貴一些。像個頭比較小的小龍蝦,一公斤40元左右,大些的就要50元了。”童大姐邊忙著整理龍蝦邊說道。
市民葉先生和妻子也是小龍蝦的“粉絲”。采訪中,他買了160多元的青殼小龍蝦,準備回家做一份紅燒小龍蝦,“別看我買了一大袋,去了頭,剝了殼,吃進嘴的可沒多少了。”
食用不慎腸胃很受傷
都說小龍蝦美味,但有不少吃貨卻“著了道”,吃了后上吐下瀉,直呼與小龍蝦“友誼的小船怎么說翻就翻”。
4月17日晚,家住楚門的小李在某私家廚房買了一份1公斤130元的蒜香小龍蝦,剛吃進嘴還美滋滋的,可沒多久,她就被這份小龍蝦折騰了一番。
“當天晚上吃了肚子就有點不舒服,還以為是太飽了就沒在意。可第二天起來吐了好幾次,拉了一整天。我吃的和平常都一樣,懷疑就是這個小龍蝦的緣故。以后可真的不敢吃了。”小李懊惱地說。
無獨有偶。與小李同個單位的吳先生在夜里吃完小龍蝦后,第二天也出現了相同癥狀。“第二天一起來就上吐下瀉,很多人說小龍蝦臟,這回我可真信了!”吳先生說道。
記者就此采訪了縣中醫院腸道門診副主任醫師金翌彥。金翌彥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不少海鮮都含有寄生蟲,而預防寄生蟲的關鍵就是燒熟、煮透。其次,市民引起腹瀉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細菌性感染。不少小龍蝦在放置一段時間后才被擺上餐桌,食用不新鮮的小龍蝦就很有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情況。
小貼士
用洗蝦粉洗過的小龍蝦,看上去干凈,色澤光鮮,但蝦鉗易脫落。若餐桌上的小龍蝦蝦鉗普遍較少,使用洗蝦粉的可能性就較大,要慎食。
小龍蝦是吃腐殖動物尸體的水生動物,體內細菌和毒素積存較多,盡量要買剛長大的小龍蝦。選購時要看皮色:老龍蝦或紅得發黑或紅中帶鐵青色,青壯龍蝦有自然健康的光澤;再用手碰蝦殼,鐵硬的是老的,像指甲一樣有彈性的剛長大換殼的。在餐館食用小龍蝦前,看一下小龍蝦軀體:如尾部蜷曲,說明入鍋前是活的。如尾部是筆直,入鍋前已死,不宜使用。此外,小龍蝦頭部易吸附重金屬和細菌,食用時最好去頭。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