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貝類成水產品抗生素超標“重災區”;大型酒樓的水產品抽檢也不合格……昨日,廣東省食藥監召開部分水產品經營者約談會,約談了35家水產品銷售企業和76家經營水產品的餐飲服務單位。而據了解,去年及今年的兩次抽檢結果顯示,水產品抽檢不合格率達兩成,其中,抗生素、違禁物成為水產品抽檢“重災區”。
“漁民新村”水產檢出隱性孔雀石綠
來自廣東省食藥監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份,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全省22個地級以上市餐飲服務環節水產品開展抽檢,共抽檢水產品360批次,涉及經營企業135家。經過初檢和復檢后,其中合格263批次,不合格97批次,合格率為73.06%。
記者從“問題水產品”名單獲悉,不少知名餐飲所銷售的水產品“榜上有名”,其中,廣州漁民新村興盛飲食有限公司銷售的由黃沙水產市場購買的散裝桂花魚隱性孔雀石綠;圣子皇檢測出氯霉素。此外,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內多檔水產品檢出不合格。
將設千余家水產品快檢點
對此,昨日,廣東省食藥監召開部分水產品經營者約談會,約談了35家水產品銷售企業和76家經營水產品的餐飲服務單位。而據了解,去年及今年的兩次抽檢結果顯示,水產品抽檢不合格率達兩成,其中,抗生素、違禁物成為水產品抽檢“重災區”。
據廣東省食藥監相關負責人介紹,抽檢結果顯示,在水產品經營銷售環節,超過一半的“問題水產品”不合格項目為檢出氯霉素,即抗生素殘留,此外,孔雀石綠成為檢出較多的禁用物。為何不法商家要在水產品中添加此類違禁物?對此,廣東省食藥監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運輸空間狹小,魚類之間的鱗片可能會互相刮傷,從而增加感染的可能性,不良商家添加孔雀石綠及氯霉素等抗生素,是為了減少魚類感染的可能性,避免死魚。但實際上,違禁物質的添加有害人體健康。”
對于普通市民而言,水產品抗生素肉眼難以辨別,食藥監對此將加大抽檢力度,配合做好快速檢測工作,在全省1000余家農貿市場設置快速檢測點,及時公布不合格水產品信息。
花甲貝類成抗生素超標“重災區”
廣州日報訊 (記者涂端玉)花甲貝類成水產品抗生素超標“重災區”,“漁民新村”水產檢出隱性孔雀石綠 ,黃沙水產市場多批次水產品不合格。昨日本報從廣東省食藥監局召開的水產品經營者約談會上獲悉,部分不法經營者在運輸銷售魚類的過程中,為避免死魚防止水產品生病,超量添加或加入違禁成分。據悉,昨日共約談了35家水產品銷售企業和76家經營水產品的餐飲服務單位。去年及今年的兩次抽檢結果發現,水產品抽檢不合格率近兩三成,不合格項目主要為孔雀石綠、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謝物AOZ。
記者從“問題水產品”名單上獲悉,不少知名餐飲所銷售的水產品“榜上有名”,其中廣州漁民新村興盛飲食有限公司銷售的由黃沙水產市場購買的散裝桂花魚含隱性孔雀石綠;圣子皇檢測出氯霉素;廣州市御口福飲食服務有限公司銷售自浩江水產品商行的桂花魚檢出氯霉素;廣州市東江大酒店有限公司購自大佳水產店的桂花魚檢出隱性孔雀石綠;佛山市禪城區萬豪大酒店購自東園水產的鯽魚檢出隱性孔雀石綠。此外,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內多檔水產品檢出不合格。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