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對蝦養殖這個行業,說實話沒有很久時間。本來沒有資格對行業說三道四,但是時間越長,我越有一些話積在胸口,不吐不快。如果有幸讓您看見了,希望圖您一樂,在笑得時候有點思考,我就知足了。另外,希望大神們踴躍批評。
先說說行業里面的一些傳聞,給我們的蝦們平個反吧。我不知道已經被多少人問過一個同樣的問題:聽說那個蝦啊,都是喂的避孕藥啊,是不是真的啊?到底敢不敢吃啊?聽的我是哭笑不得啊。現在的蝦恨不得兩個月就上市被你們吃掉,那避孕藥是打算用來干嘛的?人家還不能生蝦寶寶呢。問題不在避孕藥上好吧。
不過,其實這避孕藥的傳聞啊,不能怪大家,畢竟隔行如隔山,不知者無罪嘛。就像我在接觸苗場之前,我也以為,苗場用抗生素的現象可能會非常嚴重。在接觸了廣東湛江的一個叫粵大的種苗公司之后,我才知道,兢兢業業經營、十幾年如一日地憑技術做苗的企業,根本沒有必要用抗生素。不但沒有必要性,而且抗生素對這樣一個在行業里做了十幾二十年的公司來說,是砸招牌的事情,從來就不是一個可選的手段。這就是我們說的“工匠精神”,我認為值得我在這里為它做一下廣告。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比較幸運吧,剛好碰到這樣作風正派的公司,我不敢為所有種苗公司正名,但是,起碼我知道,不用抗生素是可行的,對我來說,這就夠了。為什么這么說,大家想想養成蝦,就知道了。不是說抗生素絕對不能用,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有些糟糕的。當然,現在涌現出的很多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有望少用甚至不用抗生素,而且運用這些技術自身就限制了抗生素的使用,這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不過這再談起來就長篇大論了,有機會我再單獨寫一篇文章八一八。
接下來進入正題,說說大數據。據我了解,現在有一些公司,特別是一些儀器公司或者藥品公司,在采集塘口信息,特別是塘口的水質指標的數據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想法,到了大數據時代,足夠多的數據是會說話的。或許有一天,有人收集到足夠的數據,昭告天下,說:“來,按我說的做,肯定成功。”(這么幼稚的玩笑只有我開的出來~)當然現在還處在搶客戶的階段,大家都各顯神通,客戶就是財富啊。不過關于這個問題,我只是想提幾點我的憂慮,只求拋磚引玉。
1.水樣采集的過程。采集的數據最終都是要用來分析的,所以水樣采集過程的一致性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數據的可用性。且不說全國各地的養殖模式五花八門,單單一個在池塘的哪里取水都至關重要,否則數據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
2.指標數據的采集過程。這當中的誤差怎么去控制,也是一大難點,特別是經人去檢測的水質指標,即使檢測過程嚴格一致,不同的人檢測的數據都會存在誤差。而且數據采集的完整性也非常重要,首先要確認需要采集的指標種類(溶氧、ph、水溫、氣壓等等),然后綜合地去分析。
講到這里,就是機器隆重登場的時候了。要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用機器去做可能是一個
思路。現在在塘口直接讀取數據的設備,就解決了數據采集的一致性問題,只要做好設備的定期維護,確保機器的穩定和有效運行就可以了。而且數據的準確性也相對較好。現在的局限是可以用數據采集的指標還較少,比如氨氮、亞鹽,希望設備公司可以迎難而上,造福行業。
現有的這么多的養殖模式里,從粗放到半精養,再到精養,再到工廠化等等,數據搜集的難易程度不同,不如先從簡單的入手,集中資源去做。
再接下來,就是數據分析了。這是一種我要去仰望的能力。雖然研究生時代的課題我處理了大量的數據,但是SAS也是把我折磨的死去活來,而且是我導師全程指導。所以我也說不出太多所以然,只是希望由專業的人來做這樣的事吧。EXCEL、SPSS、SAS、R,等等。
說到數據,我再說說我每天看的那么多公眾號推送的文章。有幾個是必看,比如水產養殖網,比如調水專家。說真的,我覺得這些文章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過隨著時間的積累,我越來越希望看到數據更多,說明問題更全面,邏輯性更強一些的文章。就像東港拜爾水產養殖服務部的@小灰灰同學的文章,我只能跪拜,好東西推薦給大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