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無奸不商。我倒要對此打個大大的問號,商人一定要奸詐嗎?誠實本分難道不能做生意?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當欲望的蔓延沒有限制時,也就是毀滅之時。
近日,市民何先生反映,他去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水產區買龍蝦時發現,市場上有人專門回收死蝦,不知作何用途。連續兩日,該報記者蹲守該市場發現,確實有人在市場內集中回收死蝦,而后裝箱托運。為摸清這些死蝦的去處,記者跟蹤其中一輛裝載死蝦的貨車,發現這些死蝦被運往仙桃市一家名為“外婆家”的食品加工廠。最后經記者舉報,仙桃市食藥監局介入調查,而該廠負責人稱,有些蝦還是活著的,有些蝦也只是“腦死亡”。
多么冠冕堂皇的狡辯,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聽起來像是個悲情的笑話。在監管的盲區內大肆廉價收購死亡蝦,然后經過一番炮制,高價賣出,在昧良心的生意經中賺取這可恥的差價。
然而,一旦監管介入,掘利的黑幕被戳出一個小洞,他們便開始為自己的丑行“美顏”。普通消費者當然無從得知他們所食用的是食品原料是否安全,但是監管的眼睛是明亮的。其愈是狡辯愈顯面目猙獰,嘴臉丑惡。或許唯有監管和法律“雙劍合璧”,才能斬斷這利欲熏心的運營鏈。
但此時監管部門好像有點尷尬,據仙桃市食藥監局檢疫局相關負責人稱,廠方說將蝦煮熟后還要進一步分檢,也就是說,這批蝦還不是食品的原料,他們不好檢測。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混蛋邏輯,用于原材料的蝦已經出現了安全隱患,難道制成原料之后,這種潛在危險就會消失,原材料就能安全?此時筆者已經被他們難以“自圓其說”的邏輯打敗了,內心幾乎是奔潰的。
而《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對原料采購履行驗證、檢測等程序,不允許采購腐敗變質的材料作為原料。
借用諸葛先生的一句經典,“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你當消費者是傻子,可以任意糊弄嗎?
詹姆斯艾倫曾說過,當被欲望控制時,你是渺小的。同樣在顯而易見的事實面前退縮和狡辯亦顯得很渺小。
這種“白馬非馬”式的詭辯,將死蝦意淫成“腦死亡”的蝦,可見廠家負責人“腦積水”有多嚴重,此刻應該去看看醫生而非在此饒舌。
欲望就是陷阱,不僅會將自己陷入,也會讓無辜的消費者陷入,這種安全無法保障的食品流入市場無異于“謀殺”。
當然,擺脫欲望的誘惑不難,需要我們在浮躁的利益觀中淡定,憑著良心,憑著誠信做生意,堅守最起碼的道德底線。我從來不認為做生意與做人會沖突,大是大非面前如果泯滅人性,賺再多的錢有什么用呢?
或者說,商家的欲望滿足是建立在即將發生的消費者的苦難身上的,而這種欲望滿足帶來的歡樂和幸福其實是另一種苦難。即無法遏制的欲望實現是建立在違法的基礎上時,會有法律這條紅線緊緊的扼住罪惡的咽喉。這時,違法者的苦難將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