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華南對蝦養殖陷入病害困局,不少有技術的養蝦人開始北上,尋找對蝦養殖的新領地。南美白對蝦養殖開始從南向北,從沿海向內陸發展。湖北及其周邊養蝦擁有萬畝水面、數十萬畝池塘可待開發,內陸對蝦養殖規模初顯端倪,出現多點開花,養殖面積逐年增加的局面。暴利也吸引了投資者的眼光。然而,暴利背后,隱藏著哪些憂患?曾經在廣東、廣西出現的“臺山曲線”會不會繼續上演呢?
飼料市場容量2500噸 數十萬畝池塘待開發
據了解,2016年湖北及其周邊的對蝦養殖面積近1萬畝,相比2015年增加了約50%,其中,湖北地區的對蝦養殖面積將近7000畝,在仙桃、東西湖和新洲相對集中。離武漢僅有200多公里的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有約3000畝養殖面積,為了更好地耕耘市場,飼料廠一般會把這兩塊市場集合在一起管理。按照一年養殖一造,平均畝產500斤來計算,湖北以及河南信陽對蝦飼料的市場容量約為2500噸。
2500噸蝦料是一個非常小量,在廣東的不少經銷商一年的銷量也能突破2500噸。這樣量小又分散,淡季時間長的市場環境,各大投入品包括苗種、飼料以及動保的企業在湖北投入的人力資源都是相當少的。大部分是通過負責特種飼料業務員直銷到養殖場或者通過特種料的經銷商進行兼銷。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當地對蝦飼料銷量最多的應屬正大,有500多噸,正大憑借其苗種的優勢在當地則采用蝦苗捆綁飼料的銷售方式;其他如海大、澳華、粵海、明輝、恒興、統一、大樂等企業的銷量在100-300噸之間。當地南美白對蝦飼料價格41%蛋白1號料,市場售價在8500元-8800元/噸,地區偏遠的會加收相應的運費。
而武漢澳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則看好湖北對蝦飼料市場的前景,2015年年底專門成立一個4人的銷售團隊,開發湖北市場蝦料市場。武漢澳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白對蝦項目部項目經理王文璞表示,隨著外來資本的投入,未來華中對蝦養殖的面積增長速度會越來越快。
2015養殖成功率超60% 快速發展背后暗藏殺機
據了解,2015年湖北對蝦養殖成功率在60%以上,成功的大部分是管理20-30畝小面積養殖戶,這部分養殖戶效益可觀,畝利潤過萬的也大有人在。100畝以上大面積的養蝦場幾乎都是虧損的,而這些大水面養殖的多是帶著資本從其他行業跨界來養殖的投資客。
湖北仙桃的朱明進也是攜資本進軍華中養蝦業中的一員,他擁有一個800畝的農場,其中有400畝左右的養殖水面,主要養殖特種水產,2015年他用其中一口11畝的池塘試水養殖南美白對蝦,最終抓了9600多斤蝦,畝產872斤,畝利潤超1萬元,這在當地實屬罕見。
如此高的回報率讓朱明進感覺到了對蝦養殖的前景,2016年他縮減其他特種水產的養殖面積,把對蝦養殖面積擴大到200畝,同時還帶動周邊200多畝的養殖戶。但與此同時他也看到對蝦養殖產業配套不完善所帶來的各種便利,這一切都嚴重阻礙著對蝦產業的發展,于是他規劃打造從蝦苗、養殖技術指導、賣蝦的全產業鏈技術服務體系。據其透露,該項目規劃總投資6000萬元,首期投資1200萬元。
“我在華中這邊也看到華南地區的那種曾經的瘋狂。”某資深行業人士表示,華中對蝦養殖群體中,特別是外來的投資者占有的比例不少,浙江人群體也在考察著這塊市場。在他們眼里,投資對蝦養殖的周期短、回報率極其高的項目,投資1元,3個多月可以獲得純利潤2元,回報率是200%以上。在暴利的誘惑下,高密度養殖,規模化養殖必然成為一種趨勢,而背后帶來的環境污染,病害傳播必將影響后續的養殖成功率,最終依然會陷入病害難的困局,此前的“臺山曲線”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
“華中養蝦不能再走華南掠奪式養殖的道路。”朱明進認為,華中地區的苗種進入,對蝦用藥都應該有相關的制度來約束,讓華中地區的對蝦走健康養殖、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鏈接
何為“臺山曲線”?
在2009至2011年之間,廣東臺山養蝦大獲成功,大批浙江養戶蜂擁而至,當地塘租同樣水漲船高,三年時間里,臺山每畝蝦塘的租金從900元—1200元的水平迅速漲到2600元左右,漲幅達160%。
然而,從2012年開始,當地對蝦養殖情況逐漸江河日下、慘不忍睹,盈利的養殖戶不足一成,大部分養戶血本無歸,不少浙江養戶紛紛棄塘而逃。隨之,2012年底臺山的塘租開始出現大幅度下跌,最低降至1500元/畝,當地大片蝦塘仍“無人問租”,致使臺山出現大片空塘的景觀。
這一從低到高再到低的拋物線,被業界稱為“臺山曲線”。此前,在廣西的防城港和欽州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