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食藥監局近日公布全省餐飲服務環節水產品專項監督抽檢結果,珠海8家餐飲企業部分受檢水產品被檢不合格。記者獲悉,此次珠海共受檢24個批次,其中有12批次不合格,分別被檢出含有孔雀石綠和氯霉素。而經溯源發現這些不合格批次水產品來自于中山以及廣西北海。據悉,目前上述情況已經啟動刑事調查程序,相關不合格水產品已被銷毀。
均為知名餐飲單位
據了解,今年1-2月份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全省22個地級以上市(含順德區)餐飲服務環節水產品開展了專項監督抽檢。本次抽檢主要以經營水產品比較多的大型餐飲服務單位為重點,以多寶魚、桂花魚、鯽魚、鱸魚、黃骨魚、大頭蝦、明蝦、羅氏蝦、花甲、蟶子等為重點品種,重點抽檢項目為孔雀石綠、氯霉素、硝基呋喃代謝物等獸藥殘留。
記者獲悉,此次全省共抽檢水產品360批次,涉及經營企業135家。經過初檢和復檢后,其中合格263批次,不合格97批次,合格率為73.06%。同時,抽取水體樣品123個,水體樣品檢出12個批次,檢出率為9.76%。
據珠海市食藥監局介紹,珠海共抽檢了24個批次,其中共有12個批次不合格。其中,龍寶軒餐飲有限公司受檢的桂花魚檢出孔雀石綠,福港餐飲有限公司受檢的桂花魚、海明蝦檢出孔雀石綠,東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受檢的桂花魚檢出孔雀石綠。
此外,夏灣益健名廚海鮮城受檢的中羅氏蝦和花甲皇,分別檢出硝基呋喃代謝物和氯霉素,夏灣新海利海鮮城受檢的圣子王及桂花魚,分別檢出氯霉素和孔雀石綠。
除了上述餐飲單位外,東方御宴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受檢的花甲皇以及香洲湛星飯店受檢的桂花魚,分別檢出了氯霉素和孔雀石綠。同時,香洲湛電鄉下雞飯店的花甲以及桂花魚,分別檢出了氯霉素和孔雀石綠。
問題產品來自外地
記者從珠海市食藥監局獲悉,自省里通報上述情況后,珠海已經對涉事單位進行整改,除了要求停止銷售、就地銷毀外,并交由公安機關做進一步的調查處理。不過,從目前涉事單位所提供的證據以及初步調查表明,上述不合格水產品均是涉事餐飲單位從朝陽市場的商家、部分水產品批發企業以及個體水產品批發商購進的。
據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在涉事餐飲單位發現存放孔雀石綠等違禁物品的行為,而通過啟動索證索票等相關程序調查發現,這些不合格水產品最終源頭則來自于中山以及廣西北海,并非來自珠海本地的養殖戶。目前,相關情況已經通報給了當地的食藥監部門作進一步調查。
措施
3家農貿市場正在試點快檢
6月全面啟動市內60家農貿市場水產品及蔬菜快檢
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大水產品監管力度,從源頭杜絕水產品出現安全問題,記者昨日從市食藥監局獲悉,珠海今年擬將對市內60家農貿市場開展水產品以及蔬菜的快檢工作,目前已有3家農貿市場正在開展試點,預計今年6月份該工作將全面啟動。
已有試點檢出不合格產品
據了解,此次針對農貿市場開展水產品及蔬菜快檢工作,主要是按照省局要求,將銷售蔬菜、水產品的綜合性批發市場及專業性批發市場全部納入名單,零售市場可選擇城鎮中心、經營規模較大或消費較集中的市場。同時,各地至少選擇1個鎮級農貿市場開展快檢工作。而珠海已經確定將有60家農貿市場參加廣東省千家農貿市場快檢工作,其中批發市場4家。
記者獲悉,截至目前包括朝陽市場、拱北市場以及白藤湖水產品批發市場均已經開始試點,由市食藥監局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其日常銷售的水產品等進行快檢。
記者獲悉,從今年3月份開始,朝陽市場及拱北市場共受檢185批次的水產品,其中20個批次的水產品被檢出氯霉素,未檢出孔雀石綠。其中,大部分被檢出氯霉素的水產品多來源于外地。目前上述不合格水產品已經就地銷毀。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此可見開展快檢工作能夠有效從源頭防止不合格水產品流入餐飲企業,進而危害市民健康。
每月所有檔口必檢一次
市食藥監局表示,此次全省開展市場快檢工作,蔬菜及水產品是重點,其中蔬菜當中,生菜、菜心、上海青、苦麥菜、黃白菜、小白菜、芥蘭、芹菜、韭菜、西蘭花、青瓜、茄子、四季豆、豇豆等是重點快檢品種,其重點快檢其是否含有有機磷類農藥、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擬除蟲菊酯類、有機氯類及殺菌劑農藥等農藥殘留。
而水產品當中,鯽魚、草魚、黃骨魚、桂魚、花甲、扇貝、白貝、淡水蝦、貽貝等屬于重點快檢品種,其是否存在孔雀石綠、氯霉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殘留等屬于重點快檢項目。
記者獲悉,對市場快檢批次要求,其中針對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要求每天快檢數量不少于30個樣品,水產品每天快檢不少于3個樣品,原則上每月對市場內所有蔬菜、水產品固定經營戶及主要經營種類實現全覆蓋。同時,可根據市場經營項目及當地消費習慣,增加選取銷售量大、風險較高的食用農產品品種進行快檢。
而針對專業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則要求蔬菜專業批發市場每天快檢數量不少于30個樣品,原則上每月對市場內所有蔬菜固定經營戶及主要經營種類實現全覆蓋。水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固定經營戶少于100(含)戶的,每天快檢數量不少于10個樣品;固定經營戶大于100戶的,每天快檢數量不少于20個樣品;原則上每月對市場內所有水產品固定經營戶及主要經營種類實現全覆蓋。
也將對餐飲單位進行快檢
此外,針對零售市場則要求,每天快檢數量不少于10個樣品,其中水產品每月快檢不少于10個樣品,有特殊情況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蔬菜、水產品的抽檢比例;原則上每月對市場內所有蔬菜、水產品固定經營戶及主要經營種類實現全覆蓋。同時,可根據市場經營項目及當地消費習慣,增加選取銷售量大、風險較高的食用農產品品種進行快檢。
市食藥監局表示,視檢測項目不同,目前有些項目快檢只需數分鐘就能夠出結果,部分項目時間稍長,比如廋肉精檢測等,在1-2小時內也能出結果。對快檢結果不合格的食用農產品,快檢執行單位要及時填寫相關文書,在30分鐘內將結果告知經營者,并要求暫停銷售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對快檢結果無異議的,要對快檢不合格食用農產品采取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場。
“未來除了上述市場開展快檢工作,我們也會根據情況針對餐飲單位開展快檢工作,以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大家的餐桌。”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也提醒各位商家,若食用農產品被檢出違禁物,或涉及刑事犯罪,因此各位商家應嚴格遵守食品安全相關法規,一旦查實將會受到嚴厲處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