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湖里區兩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抽檢,發現兩家企業生產的魷魚片、魷魚絲為不合格產品。
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對位于長岸路、高崎南十二路的兩家企業生產的魷魚片、魷魚絲進行檢測,結論均為“經抽樣檢驗,山梨酸項目不符合GB2760-2014標準要求,結論為不合格”。
市場監管人員介紹,山梨酸是一種防腐劑,能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長,延長食品保質期的作用。防腐劑的使用劑量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過量攝入山梨酸會危害人體健康。這兩家企業在食品生產過程中過量添加山梨酸,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屬于生產經營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違法行為。
殿前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已對這兩家企業立案調查,查清不合格產品的生產、流向情況,督促當事人立即封存不合格產品,暫停生產并召回不合格產品,排查不合格原因,嚴控產品安全風險。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兩家企業都將面臨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其中,位于長岸路的這家企業已是累犯,其于2015年12月生產的黃花魚、2016年1月生產的鐵板魷魚、目魚絲經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抽檢,發現山梨酸、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項目超標,已被立案處罰8萬元。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此次該企業將面臨從重處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