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品種定點養殖加工 河豚有望有限開禁
帶毒的河豚游不上家庭餐桌
新華調查
5月5日下午3點,揚中長順河豚館賣出當天的第40條河豚。一個月前,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召開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聽證會。實施26年的河豚禁售令有望有限開禁,對江蘇這個河豚養殖、消費大省而言,將帶來哪些利好?
江蘇人一年吃掉兩萬噸河豚
“趕過來吃河豚的,有北京人、上海人,最多的還是蘇南人。”揚中長順河豚館老板周長順說,盡管5日是工作日,客人不多,但一天下來,燒五六十條河豚沒問題。
揚中是全國最大的河豚消費地,近千家飯店一年四季賣河豚。揚中河豚協會會長何百彩介紹,包括水產市場和餐飲行業,揚中河豚業一年銷售7億多元,對旅游、旅館、農產品銷售的拉動很大。3月、4月,當地河豚業銷售1.9億元,20多萬人前來吃河豚。其中,以親友團居多,三五個人吃一頓河豚,也就幾百元。
江蘇沿江地區,靖江、江陰、太倉、海安等地,做河豚的餐館隨處可見,花幾十元到幾百元,食客就能吃上河豚。全省一年吃掉約2萬噸河豚,占全國消費量七成多。南通市餐飲業商會副會長巫明鑒介紹,當地江鮮海鮮店幾乎都有河豚,大多現宰現燒。
飯店賣的河豚,多是人工養殖的。食客想吃野生河豚,那得多花錢。揚中博聯水產市場經營戶黃克龍介紹,市場上絕大多數河豚是人工養殖,批發價一斤二三十元,也有野生河豚,一斤賣一兩百元。揚中一名飯店老板介紹,野生河豚品種不同,價格也不同,極品野生河豚賣上萬元一斤,有人愿意花兩萬元吃一條河豚。
1990年,衛生部發布《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因特殊情況需加工食用的,應在有條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處理前必須先去除內臟、皮、頭等含毒部位,洗凈血污,經鹽腌曬干后安全無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廢棄物應妥善銷毀。2010年,上述《辦法》被廢止,但國家管理部門始終堅持,禁止食品經營者銷售河豚。
禁售河豚禁不住。江蘇沿江各地,從水產市場到飯店,河豚買賣很常見,便宜的河豚一條只要十幾元。南京不少農貿市場的水產攤位,都有巴魚賣。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湯建華介紹,巴魚就是人工養殖的河豚的幼魚。南通一家飯店老板說,十年前,飯店賣河豚被抓到,要罰500元,后來,人工養殖的河豚多起來,大家都在吃,便漸漸沒人管了。
吃河豚在揚中有近千年歷史,有人說,自揚中島飄起第一縷炊煙起,河豚就從沒離開過當地人的餐桌。“世代形成的民風民俗,哪能被一紙紅頭文件說禁就禁了?就算禁得住飯店,也管不了老百姓在家燒河豚。”何百彩說,揚中人吃河豚最多,這十幾年,他沒聽說過吃河豚吃出人命。
買河豚免費配廚師
揚中博聯水產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河豚集散地,黃克龍做了35年的河豚生意,是市場最大的河豚經銷戶,他一年賣出河豚六七十噸。整個揚中一年銷售河豚1600多噸。全國的河豚人工養殖基地很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黃克龍的河豚基本來自莆田、秦皇島、威海和宜昌等地。來自北方的,海洋養殖的河豚肉質鮮美,最受市場歡迎。
博聯水產市場的河豚超過八成銷往外地,除了省內,北京、上海是主要市場,基本是賣活魚。由于河豚有毒,一般買家會要求賣家提供專業的河豚烹飪師。在北京、上海,揚中河豚廚師就有數百名。在北京,黃克龍有33個定點聯系的廚師,有客戶買了河豚,廚師就上門宰殺、烹飪。
“對零散客戶,我會講清楚,河豚有毒,不在這里弄好,就不要買。”黃克龍為客戶提供免費宰殺服務,去除有毒的部位。“就是人工養殖的河豚,多少都帶毒素,雖然號稱‘吃不死人’,但就怕萬一。”他說,30年前自已吃河豚中過毒,差點沒命,所以,賣河豚不敢大意,不管毒多毒少,按野生河豚處理就不會有麻煩。
在揚中,紅白事都要上河豚,何百彩介紹,全市光在鄉間流動的廚師就有兩百多個,加上餐飲店的廚師,所有的廚師都經過培訓,都持有河豚烹飪上崗證。他說,傳統認知再加上嚴格的程序,干凈去毒,已成為揚中廚師烹飪河豚的操作本能。
67歲的周長順,12歲就開始燒河豚,盡管跟河豚打交道50多年,每次飯店燒河豚,他都親自把關。“河豚無毒不鮮,越毒越鮮!不同的品種,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季節,河豚毒性不一樣。”他說,人工養的河豚,不一定毒素就少,可能比野生河豚更毒。有些食客提出買河豚,帶回去試著燒,都被他拒絕。湯建華表示,從來沒有專業機構表明過,人工養殖河豚就絕對無毒。像巴魚,一般無毒,但并非肯定沒毒。
有限開禁考驗市場監管
3月,農業部辦公廳發布通知,決定今年起試點開展養殖河鲀魚(注:河鲀魚為河豚的學名)源基地備案工作,這被外界視為國家逐步開放河豚養殖及消費的信號。
4月,農業部召開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聽證會。與會者介紹,“有條件放開”包括三個條件:人工養殖,品種僅限于紅鰭東方鲀和暗紋東方鲀,且定點養殖、定點加工。堅決禁止銷售野生的河豚魚、養殖的河豚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河豚魚整魚,必須做成半成品,且僅限于皮、肉和骨頭,江蘇人最喜歡的河豚肝臟等嚴禁銷售。眼前,河豚沒法“游”上尋常百姓的餐桌。
目前,全國一年養殖河豚3萬噸,產值超過10億元,其中,江蘇占三分之一。暗紋東方豚是長江里的河豚,主要養殖地在江蘇,上海,廣東;紅鰭東方豚是海水養殖,主要養殖地在遼寧、天津。業內人士說,這兩種河豚銷量不大,市場更偏愛肉質鮮美的菊黃河豚和暗紋河豚。河豚有限開禁,帶給老百姓的口福,眼前恐怕很有限。
南通中洋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的河豚魚繁養基地,在省內海安、廣東江門、湖北宜昌等地建有養殖基地,每年存池河豚逾5000萬尾,年產量近1萬噸,占國內暗紋東方鲀市場八成份額。中洋河豚主要加工成半成品、深加工產品,四成省內銷售,其余銷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
“現在河豚制售處于灰色地帶,很多人不敢養,有條件放開后,養殖量肯定增加。”中洋集團常務副總裁朱永祥介紹,從苗種、飼料、銷售到餐飲、加工,整個河豚產業鏈規模不大,有限放開后,產業規模估計很快能到200億元。本月底,中洋年產2萬噸的加工線將投產,河豚經過宰殺、去內臟,制成半成品出售,還會推出河豚熟制品,如河豚餃子、河豚餛飩。
“加工河豚,我們有多年經驗,希望食藥監部門早點發證,讓河豚生意變得‘光明正大’。”南通一江鮮店老板期待政策盡快落地。不過,他坦承,一旦“放開”,哪些河豚是養殖的、哪些是野生的,哪些有毒、哪些無毒,普通人分不清,市場監管能否跟得上,還要打問號。
“ ‘河豚不毒揚中人’,那是因為揚中人對河豚處置爛熟于心,雖說有條件放開,但全國一開閘,口子就會越拉越大,根本管不住!”周長順對“有限開禁”表示擔憂。靖江烹飪協會會長夏炳初表示,靖江300多家飯店經營河豚,廚師按去毒規范操作,安全沒問題。省烹飪協會會長彭東生認為,開禁是好事,但放開還不徹底,江蘇河豚制作已有成熟的操作規范,若按要求定點加工,宰殺后再上市,不符合江蘇的飲食習慣。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