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日前公布的相關時間段省內水產品抽檢結果備受關注,人們經常食用的水產品如花甲貝類、多寶魚、桂花魚、黃骨魚都成為超標的“重災戶”。為此,順德將試點水產品標識管理及快檢制度,以防控質量安全風險。
“清源行動”打擊違法添加
據了解,包括省里的檢查在內,幾次檢查主要檢出的超標物中,隱性孔雀石綠是一種化學制劑,不法商販在養(yǎng)殖或運輸途中使用是為了防治魚病或消毒,但因長期超量使用可能致癌而被我國明令禁止添加。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謝物AOZ等則屬于抗生素類別,因對人體健康有害,都被在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
下一步,管理部門將制定流通環(huán)節(jié)食用農產品年度抽檢計劃,其中擬在5、8、11月份對魚類、蝦蟹類、新鮮貝類等水產品進行抽檢,計劃共檢測水產品96批次。檢驗項目主要針對孔雀石綠、抗生素殘留。
通過標識追根溯源
順德還將推進淡水鮮活水產品標識管理試點工作。
根據《佛山市淡水鮮活水產品標識管理試點工作推進方案》,順德將督促列入試點的大洲水產批發(fā)中心、泓順漁場依照方案開展建立食用水產品入市流通信息登記制度和食用水產品標識的使用管理措施。順德區(qū)食藥監(jiān)局副局長孔繁昌表示,推行食用水產品標識管理后,每條魚、每只水產品個體都會有一個唯一的身份標識,方便進行溯源。
另外,順德將創(chuàng)新監(jiān)管與檢測手段。擬申報建立順德區(qū)食用農產品(散裝食品)安全檢測體系項目,該項目第一期擬建立九個試點快檢實驗室。通過檢測設備與監(jiān)管平臺實現信息化對接,可以在食用農產品進入農貿市場、批發(fā)市場前就進行檢測,倒逼養(yǎng)殖戶科學、安全種養(yǎng)。
對于美食之都順德而言,廣大餐飲企業(yè)也需要重視警惕。雖然大多數餐飲企業(yè)是從外面購進水產品,但如經營不合格食品,餐飲店同樣有責任。因此,監(jiān)管部門提醒餐飲經營者,本著對消費者和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都要對進貨原材料進行索證索票,對產品來源進行驗證。
發(fā)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