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展示剛打撈的刀魚。
漁民在長江上捕撈刀魚。
5月11日,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江面。伴著晨曦的微光,有著20多年捕魚經歷的蕪湖漁民張桂兵開著自家漁船駛向江心洲附近,滿懷期待地開始布網。 1個多小時的緊張作業,他在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收網,然后返回岸邊。清點一番,這次出江共捕到190克刀魚,最大不過2兩,其余多在四五錢。 “今年是刀魚產量最低的一年,個頭明顯小于往年,運氣好一趟能撈上五六條,運氣差時可能空船回來。 ”張桂兵眉頭緊鎖道。
捕撈量減少 價格水漲船高
“今年水位高,水流大,給捕撈增加不少難度。 ”張桂兵也算經驗老到的捕魚能手,早已對刀魚出沒時間、行蹤了如指掌,即便如此,收獲依舊不盡如人意。 “每天三網加起來捕撈的刀魚不到1斤,十多天里累計賣了不過8000塊,算上各項成本,實在劃不來。 ”
類似情形還出現在長江馬鞍山段和安慶段。在當涂姑溪河與長江交匯處,年過五旬的漁民王剛告訴記者,開捕第1天只捕到1條刀魚。據他判斷,在接下來的捕撈期里,這種“十網九空”局面會繼續出現。由于長江水情變化,安慶市漁汛時間推遲至5月中旬,加上4月氣溫較低,江水上漲快,長江安慶段刀魚規格雖與去年相當,但數量有所減少,漁民的刀魚捕撈收入普遍下降。
采訪中,不少年長漁民向記者反映:現在人工和柴油都很貴,出船一趟成本較高,而相對容易捕撈的草魚、鯽魚都賣不出好價錢,一年中最期盼的就屬短短一個月的“刀魚季”。今年長江安徽段“刀魚季”從4月27日開始,5月26日結束。然而,今年產量太低,每天捕撈量只夠維持日常生活,漁民們普遍對今后的生計感到擔憂。
因捕撈量銳減,受供求關系影響,刀魚市場價格水漲船高。在蕪湖市長江路水產批發市場,一位經營刀魚生意的批發商告訴記者,2兩大小的刀魚售價約800元/斤,3兩以上的“大刀”高達2000元/斤以上,且專供高檔豪華酒店。另一家販賣海鮮的老板王先生則向記者坦陳,即便這樣的高價,買到的也不一定是貨真價實的“江刀”,也許有“湖刀”(生長在湖里的刀魚)混在其中。
“現在,老百姓已吃不起長江刀魚了,上次購買還是好幾年前。 ”蕪湖市民王洋是當地土生土長的“80后”,在他印象中,小時候刀魚多到沒人吃,價格和普通鯽魚、草魚相差無幾。沒想到,如今刀魚已近“天價”。
漁業生態惡化 野生刀魚數量銳減
刀魚,又稱刀鱭,是一種洄游魚類,體形狹長側薄,頗似尖刀,肉質細嫩,與河豚、鰣魚并稱“長江三鮮”。平時生活在海里,每年2月至3月由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進行生殖洄游。近年來,由于長江污染加劇及濫捕濫撈,刀魚產量逐年下降。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獲悉,歷史上從長江口至洞庭湖,自古皆為刀魚出產地。但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湖北、湖南江段已基本找不到洄游的刀魚了;二十一世紀初,皖江段刀魚漁訊同樣消失。后來,鎮江、揚州“江刀”產量銳減,目前能形成漁汛的最上游,僅有上海崇明縣至江蘇常熟一帶,且量很少。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1973年,長江沿岸“江刀”產量為3750噸,1983年為370噸左右,到2002年之后年產量已不足百噸。而目前,長江刀魚年產量只有幾十噸,呈斷崖式下降。
“長期過度捕撈,擠壓了刀魚本身生存空間,也讓大型魚類越來越少,打破了原本良性的長江魚類食物鏈,客觀上使得弱小的刀魚苗更易為中型魚類所蠶食。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副會長沈保平表示,過度捕撈、長江水質污染及一定程度的氣候變化給刀魚繁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記者調查中發現,如今,仍有相當數量的漁民使用漁政部門禁止的漁具,網眼極密,從江底拉至江面,大小魚“通吃”,這對刀魚繁衍、生長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 “瞧,這種是專門捕刀魚的網,網眼5厘米以上,小魚苗完全可以漏掉。 ”張桂兵一邊打理自家的漁網,一邊感嘆,“有的漁民用一兩厘米網眼的漁網,這種網撒下去,來年刀魚只怕更少了。 ”
跟隨老張的漁船駛向江面,記者不時能看見水面漂浮的各種垃圾與黑色油污。 “看,一網下去,撈起來大部分都是垃圾,不僅刀魚少了,其他魚類也減產許多。 ”
“由于江河線長面廣,管理人員少,管理手段落后,打擊非法捕撈效果不明顯,違法捕撈現象屢禁不止。”蕪湖市漁業漁政管理中心副主任伍東軍告訴記者,該市漁業漁政管理中心僅有8人,要承擔漁業生產管理和技術推廣、漁業糾紛、污染事故調查、漁政管理等工作,難以做到全天候、全流域管理,只能采取突擊性、階段性巡查執法。
多方共同努力 聯合保護刀魚資源
實際上,農業部早已對長江實施春季禁漁制度,對長江中的刀魚和鳳鱭,實施了限捕措施。在刀魚繁殖季節4月至5月,農業部要求漁民持特許證方可捕撈刀魚。
“今年,我們共發放303張長江刀魚特許捕撈證,對無證捕撈堅決予以打擊。 ”伍東軍說,前不久,蕪湖市漁政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出動漁政執法人員80人次,查獲涉嫌違法捕撈漁船2艘,拆除電捕魚器1件(套),強制拆除非法捕魚“迷魂陣”5部,以切實行動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 5月11日,安慶市漁政執法部門聯合長航公安局安慶分局在大觀、望江江段聯合開展執法巡航活動,對違禁捕撈給予嚴厲打擊。安慶還加強長江刀魚專項特許捕撈船只管理,包保責任到人,要求漁民按照規定時段捕魚作業。
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目前刀魚資源狀況,應實施禁捕,而非限捕;禁捕范圍除長江外,還應將長江口外有關海域包含在內。針對刀魚瀕危程度不斷加劇的現實,去年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水生野生動物調整方案在公開征求意見時,將長江刀魚列入Ⅱ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意味著,一旦刀魚被正式列入《名錄》,刀魚漁業資源將受國家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保護,捕撈野生刀魚將被全面禁止。
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層面,科研院所、動物保護中心、水產養殖企業同樣已行動起來,共同守護刀魚這一珍稀魚類。 “我們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投資3500萬元,在蕪湖市鳩江區沈巷鎮建設刀魚等珍稀魚類循環水生態養殖中心和專家實驗室,用于刀魚繁育和新品種開發。 ”安徽小老海實業集團負責人陳忠翠告訴記者,作為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省級水產良種基地,目前企業已與中國科學院合作成立了安徽省首家水產院士工作站,從事開發長江特色水產品繁殖、養殖與產業化項目,并參與環境評價和生態修復,從源頭上保護長江刀魚資源。
“刀魚種魚的獲取、人工授精、孵化等難度很大,目前還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部門、水產養殖企業和相關院校可攜起手來,聯合開展刀魚人工繁殖研究,對刀魚親本采集、選擇與培育,人工繁殖,魚種選育等方面進行技術攻關。 ”沈保平認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實現刀魚苗種規模化培育和大規模長江人工增殖放流將為期不遠。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