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安吉的餐飲市場又開始“紅彤彤”一片。特別是夜幕降臨時,縣城街頭巷尾充斥著小龍蝦的麻、辣、鮮、香。盛夏尚未至,小龍蝦市場已提前“熱”了。
生意“紅火一片”售價基本穩定
據粗略統計,縣城自3月起,便有大大小小二三十家龍蝦館陸續開門營業。和氣溫走向一樣,“熱度”越來越高。
“每天基本都能銷完。”蕪園西路一家龍蝦館老板介紹說,由于在該處經營多年,客人認知度較高,每天備貨量近百斤,基本都能賣光。而苕溪路、天荒坪路周邊的夜宵鋪、小龍蝦店,在量上雖不能與該店抗衡,但火熱程度卻不相上下,平均每天也要備上五六十斤,方能“解客人的饞”。
浦源大道某店從下午5點經營,到晚上12點,基本就處于“沒貨”的狀態了。該店主稱,天氣熱時生意好,一天一百多斤“隨便銷銷”。有時點名要小龍蝦的客人多了,自己就得再去趟農貿市場。而且去得晚,鮮蝦很有可能就被挑光了。
在走訪中,大多數小龍蝦經營戶表示“生意還不錯”。原因在于,安吉小龍蝦市場向來“需求旺”。很多客人也表示,過去,小龍蝦是正兒八經的“桌上餐”,但現在更多的是被當成“閑食”,并且成為安吉夜宵文化中頗具分量的“主角”。
進入五月,小龍蝦大量上市,餐飲市場勢頭迅猛,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維持在50元/斤左右。
“最高峰”尚未到期待六七“熱”月
下午五點起,營業到凌晨三四點。這是縣城不少龍蝦館的“作息時間表”。“晝伏夜出”是夜宵文化的一種狀態,但實際上,也是源于小龍蝦銷售的“高峰期”尚未真正到來。
據豐虹路附近一家龍蝦店店主介紹,小龍蝦最好吃的季節在五月下旬至七月底。這3個月的小龍蝦肉質飽滿,口感很好。“客流量還有提升空間,畢竟六七月份才是‘啤酒配龍蝦’的好時節,現在基本上是一些食客來嘗鮮的。”
還有不少店主表示,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安吉的市民吃小龍蝦不再是季節性。“從二月底三月初就開始吃小龍蝦,一直持續到十一月份。只是多數時間小龍蝦肉質不好,比較瘦和柴。”有店主介紹,現在是小龍蝦肉質的“上升期”,但還不能和六七月份的“肥美”相提并論。“現在的銷量相當于高峰時期的一半,今年趕上奧運會、歐洲杯估計銷量還會漲上一些。”采訪中,一店主頗有經驗地說道。
“火熱”的行情,讓原先并不經營龍蝦的餐館也開始打起龍蝦的主意。蕪園路上一家鹵菜店店主就表示:正準備請師傅,也要做小龍蝦生意。
本地蝦“不受寵” “網上購”要注意
小龍蝦餐飲“紅紅火火”,可買賣卻存在“地域歧視”。據中心農貿市場工作人員介紹,該市場每天銷售的小龍蝦達五六千斤,但本土蝦較少,只占極少部分,多數是從安徽、江蘇進的貨。一些上規模的龍蝦店已有自己的貨源渠道,并不從市場拿貨。
據了解,縣內小龍蝦主要產自梅溪、天子湖等地。蝦體干凈但個頭較小,因此不受龍蝦店青睞。“本土蝦產量也少,9月底差不多就賣完了。”小龍蝦攤主顏來根介紹,飯店出售的小龍蝦基本以外地蝦為主,養殖的、野生的都有,品質上層次不齊。
“縣城內經營小龍蝦的店鋪很多,但做長、做大的很少。”一家已經營20多年的龍蝦店店主葉永琴介紹,店里客流量比較穩定,銷售高峰時期每天能賣三四百斤龍蝦。口味好、衛生條件過關,是客人長久的關鍵。就她來看,一般口味、衛生條件不好的店撐不了多久就會被市場淘汰。
與實體店一樣,微信上的小龍蝦生意也是“熱熱鬧鬧”。通過微信等方式外送小龍蝦,正成為一種趨勢。一店主介紹說,相比有正規門面售賣小龍蝦的,通過微信等方式的售價要低三分之一左右。“網上訂購最好選擇正規門店,如果沒有門店也要問清是否有相關營業執照,防止病從口入”。他提醒。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