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放生可能導致水域生物種質污染、病害傳播等生態危害,與市民放生的初衷相左。市民或企業如想奉獻愛心,不妨選擇認捐增殖放流苗種。”
自1983年起,青島每年都組織開展海洋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截至2015年,已放流各類優質苗種累計75億多單位。今年青島各級財政又將投入1800萬元用于認捐增殖放流苗種,同時向社會人士開放認捐渠道。據了解,今年海水增殖放流品種為中國對蝦、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褐牙鲆、海蜇、金烏賊,淡水增殖放流品種為鰱魚和鳙魚。
增殖放流品種如何確定?增殖放流與放生有何區別?放流的效益如何評估?就此,記者昨日采訪市海洋與漁業局及黃海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
據介紹,青島每年確定的增殖放流品種主要是用于支持漁業資源衰退嚴重的水域以及放流技術成熟、苗種供應充足、增殖效果明顯、漁民受益面大的品種,以重要的、洄游性的經濟水生生物物種、以及對水域生態修復具有重要作用的水生生物物種為主。根據青島育苗技術的成熟度、經濟價值等因素,最終選取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鰱魚、鳙魚等作為今年海水增殖放流的品種。
增殖放流不等于放生,它對放流種類、放流規格、放流地點、放流量等有著嚴格規定。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柳學周說,放流品種必須是放流海域已有生物,外來生物、轉基因或經遺傳改良的品種嚴禁放流。此外,放流苗種還必須為野生苗種繁育的“子一代”,野生苗種的“孫子”、“重孫子”等都不能作為增殖放流苗種。“嚴禁放流遺傳改良苗種是為了保證品種的自然遺傳性狀,而放流苗種只能是野生品類的‘子一代’,則是為了防止人為篩選影響遺傳性狀的多樣性。”
為了保證放流苗種的存活率,海洋漁業部門對苗種的規格也有要求。例如,放流的對蝦體長必須是1厘米以上,梭子蟹全甲寬達0.6厘米以上,海蜇傘徑達1厘米以上。此外,海洋與漁業部門在認捐苗種之前,還必須對苗種進行檢疫,以防止帶病苗種放流到水域里造成病害傳播。青島每年進行增殖放流的地點都是經過嚴格選擇。“放流區域水質條件要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自然餌料生物豐富等要求,今年海水放流區域主要是膠州灣、靈山灣、唐島灣、瑯琊臺灣、鰲山灣、嶗山灣等海域及人工魚礁區,淡水水域主要選擇萊西湖、尹府水庫等大型水庫。”柳學周提醒市民,由于缺乏前期評估和后期管理,盲目放生可能導致水域生物種質污染、病害傳播等生態危害,與市民放生的初衷相左,市民或企業如想奉獻愛心,不妨選擇認捐增殖放流苗種。
增殖放流是為了保證水域生物種群的資源量,青島如何監測增殖放流效果?柳學周介紹,調查大規模增殖放流效果主要是依靠生產數量的監測。“放流前對水域內原有數量進行本底調查,到了收獲期將捕獲的品類數量乘以一定比例,算出此時海域該品類的總體數量,再減去放流前數量,剩下的就是增殖放流后的產量。”
記者了解到,2015年青島市沿海共回捕中國對蝦408600公斤,按平均售價每千克160元計,總產值約6538萬元。放流中國對蝦單價為90元/萬尾,放流苗種38500萬尾,苗種費用為346.5萬元。捕撈成本和放流管理費用按1177萬元計算,青島沿海放流中國對蝦的投入產出比約為1:4.3。按照同樣的計算方法,2015年青島沿海放流三疣梭子蟹、日本對蝦、海蜇等投入產出比分別達1:4.2、1:4.5、1:4.7。
“從數量上看,增殖放流的效果也很明顯,三疣梭子蟹回捕率為6.20%、日本對蝦回捕率為4.69%,上世紀80年代末不太常見褐牙鲆,如今也是海鮮市場的常客。”柳學周說。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