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雨季來臨,廣西各地的養殖水質突變頻繁,應激源增多,水質狀況不穩,養殖池塘容易出現倒藻、缺氧等現象,養殖動物因應激源過多而導致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引發病害危害。
一、預測預報
1.養殖對蝦:易發白斑綜合征、偷死病等,有局部暴發流行的趨勢,重點關注桂南沿海對蝦養殖區域。
2.淡水養殖魚類:細菌性敗血癥、腸炎病、爛鰓病、赤皮病、草魚出血病、鏈球菌病和指環蟲病、孢子蟲病、三代蟲病、車輪蟲病等將嚴重危害養殖魚類,細菌性敗血癥、腸炎病、爛鰓病、赤皮病等將在局部范圍暴發流行,重點關注桂南、桂西、桂中、桂東、桂北淡水養殖區域。
3.海水養殖魚類:易發潰瘍綜合征、腸炎病等,有局部暴發流行趨勢,重點關注桂南沿海海水網箱養魚區域。
4.養殖龜鱉:易發腮腺炎、潰瘍病和紅底板病等,重點關注桂南、桂西、桂中、桂東、桂北龜鱉養殖區域。
二、防控措施
(一)預防措施
1.養殖對蝦
(1)放養不攜帶特定病原、體質健壯的蝦苗。
(2)每10-15天定期監測水質,適當補充碳和鎂、鋅,穩定藻相,保持良好的水質。
(3)每10~15 天定期用硫代硫酸鈉或腐植酸鈉改善水質。
(4)每隔15 天拌飼料投喂酵母培養物或酵母細胞壁或黃芪多糖3~5天,每天一次。
2.養殖魚類
(1)適時加水和開機增氧,暴雨前后各潑灑生石灰水一次,改善水質和底質;水質狀況不佳可用硫代硫酸鈉或腐植酸鈉改水,保持良好的養殖水體環境,預防疾病發生。
(2)每隔15天拌飼料投喂酵母培養物或酵母細胞壁或黃芪多糖和青蒿末3~5天,每天1次,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發生和流行。
(3)苗種放養前,徹底清池消毒,投放健壯苗種,入池前用3%的生理鹽水加黃芪多糖消毒10~15分鐘。
3.養殖龜鱉
(1)做好水質調控工作,每天用硫代硫酸鈉或腐植酸鈉改水,改善水質;每隔5天拌飼料投喂乳酸菌和酵母菌 1次,減少氨氮排出,保持良好的養殖水體環境,預防疾病發生。
(2)每隔15天拌飼料投喂酵母培養物或酵母細胞壁或黃芪多糖3~5天,每天1次,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發生和流行。
(3)苗種入池前用3%的生理鹽水加黃芪多糖消毒10~15分鐘。
(4)引進苗種先在養殖場所外隔離養殖20天以上,監測無疾病后再放養入養殖池。
(二)治療措施
1. 對蝦白斑綜合征及偷死病
發生擬似病情,先用硫代硫酸鈉或腐植酸鈉改水,次日全池潑灑連翹解毒散,每天1次,連續3天;同時拌飼料內服敏感國標漁藥或六味黃龍散加芪參散,每天 1次,連喂 5~7 天。
2. 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
發現病情,先停料2天,先用硫代硫酸鈉改水,次日用國標消毒劑(如聚維酮碘溶液)消毒養殖水體,每天一次,連續三天;同時在藥敏試驗基礎上選國標抗菌藥(如氟苯尼考粉)或虎黃合劑及加芪參散拌飼料投喂,每天一次,連喂5~7天;大水面養殖,每畝1米水深用300克煙絲浸泡24小時后連渣帶水均勻潑灑,隔3~5天再潑一次。
3. 細菌性腸炎病、爛鰓病、赤皮病
發現病情,先停料2天,用硫代硫酸鈉改水,改水后用聚維酮碘溶液溶液潑灑,每天一次,連潑2~3天;同時在藥敏試驗基礎上選國標抗菌藥或板藍根末或大黃五倍子散加芪參散拌飼料投喂,每天一次,連喂7天。
4. 潰瘍綜合癥
發現病情,先停料2天,水質較差的用硫代硫酸鈉改水,改水后依次用五倍子末和聚維酮碘溶液溶液潑灑,每天一次,連潑2~3天;同時在藥敏試驗基礎上選國標抗菌藥或大黃五倍子散加芪參散拌飼料投喂,每天一次,連喂7天。
5. 龜鱉腮腺炎等
發現病情,先停料2天,池塘養殖的用硫代硫酸鈉改水,改水后用國標消毒劑(如聚維酮碘溶液溶液)或大黃末消毒養殖水體,每天一次,連續三天;小池養殖的適時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同時拌飼料內服敏感國標藥物加芪參散拌飼料投喂,每天一次,連喂7~10天。一個療程后,每隔15天拌飼料內服芪參散,每天一次,連喂5天。
6. 指環蟲病和三代蟲病
全池均勻潑灑甲苯咪唑溶液或雷丸檳榔散,隔5~6天再用1次;同時,拌飼料投喂苦參末或驅蟲散,每天1次,每次連喂5~7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