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到現在開始,看到很多公司很多廠家對于水癟子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文章和看法,還有各種忽悠來欺騙養殖戶,很少有廠家去做深入的研究與調查,每每走在塘口看到養殖戶對水癟子的恐懼,作為2015年最早對水癟子報道的企業,我覺得有必要寫篇文章來對水癟子正名。
養過多年的養殖戶都知道,水癟子其實在我們河蟹養殖的過程中一直就存在,每個塘口都會存在,但是量不會大,不會對塘口造成巨大損失。然而在2015年水癟子在蘇北大規模爆發,部分塘口感染率在9成以上導致2015年很多塘口虧本,損失慘重。這兩種水癟子都是水癟子嗎?他們的區別是怎么樣的呢?我們暫且把常見的水癟子成為水癟子A型,把2015年的水癟子稱為水癟子B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區分:
這是以上兩種水癟子的區別,目前我們主要關注的是水癟子B型,也就是2015年引起巨大損失的水癟子,但是目前很多技術人員把水癟子A型也當作水癟子B型來判斷,給我們的養殖戶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恐慌。
而對于目前水癟子B型的爆發原因,目前有很多說法,有說菊酯中毒的,有說殺蟲殺青苔引起的,有說高PH值的,有說水混引起的、應該說蘇北的河蟹養殖用菊酯清塘至少有十多年的歷史了,以前用的比現在還多,可水癟子B型沒有爆發,殺蟲殺青苔的問題在2010前后年達到高峰,多的池塘殺枝角類殺四次,也沒出現水癟子B型的大量爆發,至于高PH值,但凡有經驗的養殖戶都知道在中后期水草大量生長后,池塘PH基本都很高,經常測到9.0往上(蟹塘的PH關鍵在于穩定,不要大幅度變化),這個問題也一直存在,在前幾年也沒發現水癟子B型大量爆發。
至于水混這個原因引起更不靠譜了,我們發現沒草水混的池塘反倒水癟子很少。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目前最有可能的一個推斷是微孢子引起,但是也還需要大量的數據來驗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