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鱘魚因缺氧而導致“噎死”!?昨天,71歲的法國動物學家雅克·拉瑟爾在鎮完成研究報告,開出了“診斷處方”——生態養殖,給鱘魚舒適的生長環境。
鎮江市水中仙漁業養殖的史氏鱘,是中國現存鱘魚中最具有經濟價值的優質珍稀魚類,具有個體大、壽命長、幼魚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等特點,集觀賞、美食于一體,最大個體可達100公斤以上。
近年,水中仙漁業擴大了養殖規模,卻出現了原因不明的高死亡率現象,企業負責人孫愛義找到武漢水產養殖國家級實驗室和專業院校,經過動物解剖,病毒、病菌研究,卻發現鱘魚很健康,沒有致命“病因”。半年前,在市人社局外國專家處的幫助下,孫愛義與法國專家組織ECTI取得了聯系。這一“健康鱘魚大量死亡”的案例,引起了71歲的動物學家雅克·拉瑟爾的關注,5月中旬他應邀到中國來“現場診斷”。
雅克·拉瑟爾抵鎮從觀察魚塘生態環境著手,采樣、檢測,最終確定鱘魚的大量死亡與病毒、病菌無關,它們是因“缺氧”而“噎死”的!“魚需要水中的氧氣呼吸,尤其是喂食后,需要更多氧氣來幫助消化食物,如果這時氧氣不夠多,它們就會被‘噎住’。”拉瑟爾表示,鱘魚在生長過程中對氧氣量的需求有增有減,魚塘水體中氧氣的含量,隨著生態環境和天氣氣候情況也在增加和減少,白天、夜晚、雨后都有很大變化。
“對水中仙漁業來說,這是一次顛覆性的發展契機。法國專家的調查報告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孫愛義表示,利用魚塘自然生態環境變化進行科學喂養,能夠從根本上改善鱘魚養殖環境和養殖方式,提高質量和效益,“過去我們一味追求高產高效,‘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現在要學習研究從根源著手,改變養殖方式,來提高經濟效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