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粉摻假可謂五花八門,花樣百出,甚至可以用“百花爭艷”來形容,以前的摻羽毛粉、肉骨粉、蛋白精等,升級為摻低等級魚粉。最近又發現魚粉“惡劣摻假”,讓人不得不傷心,該有個底線不?本月摻假案例分享如下:
1、鏡檢:
描述:整體看,這個魚粉相當低劣,可見明顯的稻殼,下雜較多;細看圖片2 則有深褐色的“顆粒”,有點像軟糖一樣,怪!
2、深褐色顆粒初步分析—滴加鹽酸(1:1)
描述:褐色顆粒經過鹽酸浸泡,顯紫紅色。這個現象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若是鏡檢豐富的人員,應該能想起楊海鵬老師鏡檢圖譜里的內容。
3、確定可疑物(原子吸收-----鉻)
通過原吸檢測,鉻3104ppm,對照組正常魚粉鉻0.06ppm(國標《gbt 19164-2003 魚粉》規定小于8ppm)。是什么東西,大家都懂!
若魚粉用在教槽料中,以5%計,則配合飼料的鉻為155ppm;若在種豬料中用1%,則配合飼料的鉻為31.04ppm,若添加0.5%,則配合飼料中的鉻為15.52ppm。《GB 13078-2001 飼料衛生標準》規定豬配合飼料小于10ppm。
飼料安全亦是食品安全,魚粉摻假不要太過分,說不一定這個原料飼養的畜禽產品在您的餐桌上出現,為了你我他的健康,請有個底線可以嗎?!
這個魚粉是豬場客戶的樣品,實在讓人心寒!在飼料競爭激烈的當代,為客戶創造價值,也是實現企業的價值。大家一直在想如何擴大銷量,為客戶解決原料問題是否是一個突破點?!
以上內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更歡迎大家分享魚粉的質量管控相關經驗!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