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投保水產品養殖險 政府承擔60%保費 6月14日上午,在浙江漁業互保協會三門辦事處承保服務窗口,養殖戶陳歡湊高興地接過承保員遞來的水產養殖互助保險投保單,并在確認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是三門縣開出的首張水產養殖互助保險單,標志著我縣首個政策性水產養殖互助保險正式啟動。
浙江漁業互保協會三門辦事處負責人羅月祥介紹,之前,三門縣在海水養殖保險方面一直處于空白狀態,全縣海水養殖面積達到1.2萬公頃,但水產品養殖投保卻不足10%。年初,三門縣就明確將“探索開展水產養殖互助保險試點”列為今年的工作重點;6月,水產養殖保險被納入地方財政保費補貼范圍,保費補貼可達60%。
三門縣地理位置優越,水產品養殖業蓬勃發展,可一旦遇到高溫、臺風、暴雨、冰凍等極端天氣,養殖戶們往往損失慘重。如今年的一二月份,三門縣出現連續多日的極寒天氣,小白蝦就出現大面積死亡現象。但對養殖戶而言,保費的壓力卻是投保的一道檻兒。 陳歡湊是長期從事蟹蝦貝混養的養殖戶,在了解水產養殖互助保險后,他給自己承包的1.3公頃池塘進行投保,同時他也享受到了省財政50%和縣財政10%的政策性補貼,并在養殖保險周期內得到22萬元的風險保障。“這樣的政策對我們養殖戶來說無疑是個大利好,太感謝政府了。”陳歡湊激動地說。
“對于水產品養殖戶來說,水產養殖保險是一種普惠制度,一旦發生損失,養殖戶的利益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這也對我縣的海水養殖和海洋經濟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三門縣海洋與漁業局黨組成員葉春宇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