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占有量僅為全國的三分之一,吃魚過半靠外調
6月18日凌晨三四點,成都白家水產品批發市場。一輛輛運魚車早早從四面八方涌來,許多車掛的是省外車牌。“一到歲末年初氣溫下降,來自湖北、湖南、江西、江蘇甚至東北等地的水產品就大量涌進成都,有時外來水產品要占全部交易量的60%以上。”在市場干了十多年水產品批發的黃老板告訴記者。
由于活魚運輸技術和交通條件改善,加上農產品運輸免費通行政策,水產品省際間流動已非難事。這一方面平抑了價格,也折射出“川字號”水產品的短板——總量嚴重不足。
2015年,四川省淡水養殖面積21.15萬公頃,西部第1位;產量132.72萬噸,全國第9、西部第2;產值193.62億元,西部第1。當年全國水產品人均占有量48.74公斤,我省人均占有量16.9公斤,僅為全國的1/3。
現狀:50%—60%靠省外調入,總量嚴重不足
漁業發展受自然條件等所限,水產品缺口250萬余噸
“50%—60%要靠省外調入。”四川省農業廳負責人表示,四川農產品省外調入特別突出的就是水產品了。
“十二五”時期是四川省水產業發展黃金期,以抓好大宗和優勢特色品種植養殖為重點,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產量連續五年攀升,2015年總產量138.68萬噸,較2010年增加33萬余噸。但四川省是人口大省,每年仍需從湖北等省份購進水產品五六十萬噸,其中又以大宗水產品為主。
魯班水庫(資料圖)
這與四川省幾年前“控制網箱養魚、禁止施肥養魚”政策有較大關系。“四川水庫水產品產量曾經達28萬噸,像魯班水庫一度產量高達1100萬斤,現在僅有100余萬斤了。”省水產局生產處處長曾開虎表示,湖北等地水產品因此“乘虛而入”。
曾開虎測算,如果要趕上全國人均水產品占有量,四川省包括海產品在內的水產品缺口高達250萬余噸。與湖北等擁有大水面水產大省比,我省漁業發展受地形所限,補缺口并非易事。
拓路:重點搞基地,稻田里挖潛
全省宜漁稻田近千萬畝,還有水庫等都可利用
出路何在?
在曾開虎看來,可從三大方向調整突破:大力發展池塘養殖基地、糧經復合稻田、水庫生態養殖。
6月16日,記者在鹽亭縣麻秧鄉“西部水產”園區核心區看到,山丘之間,一口口標準化魚塘梯田般鋪開,在陽光下碧波瀲滟。在這個丘區縣,5000畝連片標準化養殖基地,給每位到訪者帶來震撼。華騰水產專合社負責人楊小軍忙著為基地修觀賞道。他是首批到鹽亭發展水產的民營資本,帶動500多戶社員建起900多畝標準化養殖基地。“精養畝產2000斤以上,以前粗放養殖上千斤都少。”楊小軍說,村民汪多玉養了2畝魚去年純收入1.2萬元。
鹽亭有9萬余畝冬水田,冬季囤水就為保夏季一季水稻。后來,當地將近5000畝冬水田改成可種糧可養魚的精養魚塘。“四川有數百萬畝冬水田,在不破壞耕作層、保證糧食生產能力前提下,調整發展標準化養殖基地,是補缺口重點。”曾開虎表示,還可以蓄水保水,保護生態。“加強版”稻田養魚正備受追捧。我省曾是全國一面旗幟,但散戶經營模式下,只能賺點鹽巴錢,隨著農民外出務工衰落了。如今,一種生態種養循環新模式出現。
6月17日,崇州白頭鎮順江土地合作社職業經理人李波將龍蝦苗小心倒進稻田邊邊溝中。今年,除了222畝稻谷,他還能多收50畝龍蝦、22畝大閘蟹和150畝魚。
“全市發展1.2萬畝稻田養魚,每畝增收1000元—5000元。”崇州農發局副局長李毅說。開10%邊溝但不減稻谷產量,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半,“稻蝦藕遇”品牌讓稻米賣出高價……崇州將其總結為“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糧魚共贏”。
如今,成都已全域推開稻田綜合種養,2017年總面積將達10萬畝,種養效益增收2億元以上。“通過田邊栽種經濟作物、發展休閑垂釣等,甚至‘一田五收’。”曾開虎認為,全省宜漁稻田近千萬畝,潛力可觀。
充分利用省內水庫等大型水面發展生態養殖,是第三條出路。初步統計,今年全省水產養殖面積將增加約10萬畝。
升級:扶持名特優,價高也好銷
四大家魚供給過剩,養殖泥鰍、鱸魚等名優品種四川有優勢
農業部漁業漁政局局長趙興武5月指出,目前四大家魚等傳統水產品供給過剩,有的甚至壓塘嚴重,進入賣魚難新常態。“面對產品結構優化、消費水平升級,必須著眼供給側,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不斷調整優化品種結構。”曾開虎表示,養出來還要賣出去,必須揚長避短,繞開低品質競爭。
四川有優勢——2015年,鯰魚、鮰魚、長吻鮠產量全國第一;泥鰍、黃顙魚、鱸魚、黃鱔產量西部第一;鱘魚產量西部第二。另外,如冷水魚等也是我省特色。
在楊軍的養殖基地,一共有16個品種,包括娃娃魚、鱖魚、黃辣丁、烏魚等,名特優為主打,供不應求是常態,年創造產值1000多萬元。
崇州作為稻田養魚新生代表,在稻魚外,還探索出稻蝦、稻蟹、稻鰍、稻鱉模式,同樣走名特優之路。
這正成為新趨勢。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主養草魚搭配鰱鳙魚的養殖模式加快調整,泥鰍、黃顙魚、鱸魚等名優品種成為四川省規模化養殖場和企業的主養品種,名優魚類綜合出塘價每公斤19.1元,比去年底上漲3.3%。“我們還將積極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標認證,實施區域品牌戰略和企業品牌,推進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曾開虎表示,同時大力促進電子商務、休閑垂釣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16年四川省漁業目標已經敲定:水產品總產量142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360億元,農民人均漁業收入550元。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