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灣在省內率先推出水產養殖保險,讓不少水產養殖戶受惠。南方日報記者 王榮 攝
首開全國重獎科技人才先河、創建全國第一個跨境工業園區、率先探索商事登記制度改革……30多年來,珠海書寫了一個個精彩的特區故事,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當前,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珠海正在主動適應、奮力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速特區發展實現新突破。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為學生搭建深入基層、深入新聞一線的實踐鍛煉平臺,珠海市委宣傳部和團市委聯合主辦了“珠海新聞故事會”活動,以新聞媒體和高校大學生為主體,以記者帶隊“走基層”的形式,深入珠海社區、園區、企業、一線單位等,著力挖掘并講好新時期的珠海故事,傳播新時期的珠海聲音。
一個多月來,記者導師與大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珠海發展的最新脈動。這些故事將以媒體報道、匯報會展示、TED式宣講等方式進行多維展示。
今起,《南方日報·珠海觀察》推出特別報道,刊登南方日報記者與大學生們一起采寫的珠海故事。敬請垂注。
夏至已過,但對珠海市金灣區的水產養殖戶來說,今年初那場罕見的寒潮仍歷歷在目。
多數養殖戶因此損失慘重,叫苦不迭。而在他們之中,有13名養殖戶由于提前購買了保險,成功獲得了500多萬元的農業保險賠償款,為災后復產積蓄了“元氣”。
去年底,金灣區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合作在全市首次開展了黃鰭鯛和四大家魚水產養殖保險試點,水產養殖戶最低只要每畝每年繳納135元,就有望享受到每畝3萬元的最高理賠額。
農業保險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被業界譽為現代農業的“穩定器”,過去由于成本高、風險大、理賠難等原因,這張“安全網”難推廣。
艱難的開端▶▶
前期調研8個多月農戶只需承擔10%費用
先行者的路總是較為坎坷,提起水產養殖保險的出臺過程,金灣區金融服務中心主任宋芬記憶猶新。
作為金灣區農業的支柱產業,水產養殖業從業風險高,尤易遭遇“天災”等影響,一直是養殖戶們難以回避的問題。如何保護相對脆弱的養殖經濟,是金灣迫在眉睫的發展課題。去年11月,《金灣區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試點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嘗試比照水稻等農作物保險,在養殖業推廣養殖險。
想不到,有了想法和資金,卻沒有保險公司愿意為此承保!帮L險太大也沒錢賺,并且很辛苦。另外農民的資金是很有限的,你讓他拿很多的錢去交保險費也不現實。”宋芬說。
“為此,我們不得不找精算師反復精算,并花了幾個月對各村鎮種植業、養殖業進行實地走訪與調研!彼畏腋嬖V南方日報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他們詳細了解了每一種魚類的養殖風險以及養殖戶的訴求,最終決定將風險較小的黃鰭鯛和四大家魚作為首批水產養殖保險的試點險種,從易到難,從小到大。
功夫不負有心人,中國人保珠海分公司率先響應。宋芬等人又和保險公司的人一起,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把黃鰭鯛和四大家魚這10年來所有的養殖數據都仔細研究了一遍,終于制定出具體的險種標準。
同時,為了提高養殖戶的積極性,金灣充分調動了財政資金的作用,規定種養戶自繳部分為10%,區、鎮財政分別補貼60%、30%。這樣,金灣的養殖戶最低只要每畝每年繳納135元,就有望享受到每畝3萬元的最高理賠額。
寒潮的教育▶▶
黃鰭鯛幾乎全軍覆沒13農戶獲賠500余萬
千呼萬喚始出來,如何推廣又是個棘手的難題。
“大部分農民都沒有保險意識,剛開始都是持觀望態度!苯馂辰鹑诜⻊罩行墓ぷ魅藛T崔元第說,首批參險的農戶只有13戶。
就在“水產養殖保險試點”政策出臺不到3個月之時,珠海迎來了史上罕見的寒潮,不耐寒的黃鰭鯛幾乎全軍覆沒。
“傳統的養殖業就是靠天吃飯,但這樣風險太大,既然有保險,為何不用?”養殖戶劉小龍是首批購買保險的農戶之一,養了50多畝黃鰭鯛的他秉持著“花小錢買心安”的想法,為其中15畝購買了保險。
突如其來的寒潮讓黃鰭鯛遭遇了滅頂之災,劉小龍的損失總額超過50萬元。“我也沒想到保險買的這么及時!”劉小龍感嘆道,災難發生后,保險公司很快派人上門了解了他的受損情況,最后按照15元/斤的價格,賠付了40.5萬元。
據崔元第介紹,寒潮過后,包括劉小龍在內的13戶受損的水產養殖戶共獲得了人保財險珠海市分公司500多萬元的農業保險賠償款,為災后復產獲得了資金保證。
這讓沒購買保險的養殖戶“悔青了腸子”,崔元第說:“今年已經有很多人專程上門來咨詢我買保險的事情”。對此,劉小龍也很樂意分享經驗:“保險的最大作用就是給了我們重新來過的機會,希望今年區里能擴大保險的試點范圍,將海鱸、黑鯛等也納入進去!
瞄準新方向▶▶
已承保1099畝試點范圍有望擴大
“沒想到是以這種方式讓養殖戶接受了保險。”宋芬有些哭笑不得。
她說,為加大可持續推廣能力,今年以來,金灣區將保費比例調整為農戶自繳20%,區、鎮財政補貼80%,但農戶積極性仍然很高,截至目前,保險公司共承保金灣區水產養殖保險共1099畝,簽單保費共計379萬元。
“我們是按照重量來賠的,可量化地制定損失,在保證養殖戶的最低經營成本同時,自身風險也是可控的!比吮V楹7止靖笨偨浝韨G維軍表示,該保險處于試點的初始階段,試點期間,投保方案、承保數量等都將不斷完善,以達到讓客戶最滿意的效果。等各項因素,擬定擴展承保范圍的方案,爭取在試點期間有所突破。
今年初,《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的一號文件特別提到了漁業保險,指出“要探索開展重要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以及收入保險、天氣指數保險試點,支持地方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漁業保險、設施農業保險”。
保監會也宣布,從今年開始,我國農業保險產品實現全面升級,農險產品的保障力度大幅提高,保險責任大幅拓展。在此背景下,金灣試點的下一步該如何走?“逐步擴大保險試點范圍是肯定的,但選取什么種類還需要再仔細研究!彼畏腋嬖V記者,未來,中心也將考慮和金灣區農業促進會進行合作,借助農業促進會的力量推廣保險,合作模式還在商討之中。
■延伸
農業產業發展基金帶來了什么
貼息貸款助力農民創業,今年500萬元基金總額不做固定分配
家住廣益村的吳添順有4口魚塘,養殖面積超30畝。去年,吳添順計劃試行魚蝦混養模式,但資金來源卻一度讓他發愁。了解到他的情況之后,金灣金融服務中心協助他順利申請到了20萬元的貼息貸款,主要用于購買飼料、繳納電費和搭越冬棚。
吳添順并不是唯一的幸運兒。去年初,《金灣區農業產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金灣區將每年500萬元的零散涉農補貼歸集起來,集中使用。這其中,200萬元用于融資擔保、貼息及保費補助,貸款最高額度不超過50萬元,貸款期限原則上在3年以內;300萬元用于農業天使投資,將按照市場化、專業化原則,以股權投資方式,對符合金灣農業產業發展方向的農業創業企業進行資金支持。
“從實施效果來看,貼息貸款的需求較為旺盛。”據宋芬介紹,目前為止,金灣共有12名特色農業種養戶申請到了貼息貸款,貸款總額達120萬元,其中兩名農戶已經還款。但是,農業天使投資暫時還未尋找到合適投資項目。
由此,為充分發揮基金的作用,從今年開始,500萬元的基金總額將不做固定分配,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