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氣溫略偏高,降水量有所減少, 月平均氣溫為29—35℃,養殖水溫在26-33℃之間。但根據氣象專家預計今年強“厄爾尼諾”天氣,會出現天氣悶熱、暴雨等強對流天所情況,水質極易突變,造成魚類應激反應。同時由于處于養殖生產旺季,魚類攝食旺盛、投餌量加大,殘餌和排泄物增多,而易引起水質惡化,導致魚類病害暴發和流行。依據我省歷年發病特點及氣候條件,7月份疾病預測如下:
1. 淡水夏花魚苗:易發生車輪蟲病、白頭白嘴、白尾病等,重點關注苗種繁育場。
2. “四大家魚”、鯉魚、鯽魚:草魚:“老三病”(爛腮病、腸炎病、赤皮病)呈現上升趨勢,暴發性出血病、草魚出血病仍有發生;寄生蟲病主要有車輪蟲、指環蟲、中華鳋病、魚虱病、九江頭槽絳蟲病。鰱、鳙細菌性敗血病本月仍是流行高峰期,也是對該品種危害最大的一種疾病;另外打印病、中華鳋、錨頭鳋、魚虱、指環蟲等,全省范圍內重點關注養殖密度大、飼料投喂不科學、水體肥以及易受外來水源污染(如山塘、屋前屋后的池塘)的養殖水域。鯉魚、鯽魚主要發生細菌性敗血病;有些區域還發生中華鳋、錨頭鳋、指環蟲等疾病,全省各區域都有流行,重點關注“豬-沼-漁”或施肥養魚的池塘和水庫。
3.鰻魚:易發車輪蟲、小瓜蟲等病。重點關注鉛山縣、石城縣、資溪縣等養殖區域。
4.鮰魚:本月份鮰愛德華菌病仍發生,但發病率顯著下降,還需關注精養池和網箱養殖基地,腐皮病、爛尾病、腸炎病、車輪蟲病也要關注;重點關注峽江、萬安、泰和區域。
5.中華鱉:肺炎病、白底板病;重點關注彭澤縣、星子縣、信豐縣、豐城市等養殖區域。
6.河蟹:易發河蟹顫抖病等,重點關注進賢縣、都昌縣、湖口縣各河蟹養殖區域。
7 貝類 :易發水霉病、鉤介幼蟲病;重點關注都昌縣、信豐縣、余干縣、萬年縣等養殖區域。
二、 防治措施
1.密切關注水質變化。及時觀察餌料的食用情況,防止過剩餌料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及時注意暴雨后的江河水質變化,暴雨過后河水大多富營養化,易出現水華。由于近期南方雨水較多,特別注意池塘堤壩,謹防魚兒逃脫。
2.要及時換水。夏季水溫升高,養殖水體容易腐壞,應定期換水。暴雨過后,水底氨氮及亞硝酸鹽上沖至水體中層,造成水體缺氧及中毒現象,要適當換新水;高溫氣候換水應該選擇在早、晚,換水量不超過50%,不宜在中午換水;發現魚蝦浮頭或蟹都往岸上爬時,說明水體缺氧,應及時換水。適當配置增氧設施謹防缺氧,加強水體消毒,一般在晴天的早、晚施用藥物,同時施藥后要密切觀察養殖物反應,如有不適反應要及時換水。
3、定期消毒: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全池潑灑進行消毒,殺滅病原菌;經常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平衡水溫;全池潑灑調節水質,控制寄生蟲、細菌的藥物;投喂消炎、保肝,提高免疫力的藥餌;有機肥要充分發酵、消毒后投放。
4、對草魚等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出血。阂皇敲芮凶⒁怍~情動態,經常加注新水,將水位提高,定期用生石灰或EM細菌調節水質,以保持魚類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應注意缺氧;二是發病時內服外用相結合。
5、治療細菌性疾病可采用敏感度高的抗菌藥物進行拌餌內服,常配合大蒜素、中草藥(如復方三黃散、大黃精華素)和維生素同時內服,同時用二氧化氯或生石灰等對水體消毒,效果更好。
6、河蟹顫抖。河仔佛B殖期慎用藥物,尤其是對器官損害性大的藥物應禁用,保持水質清潔,經常換水。發生此病后,不可盲目用藥,飼料中添加免疫增強劑(中草藥、多糖類)增強蟹體免疫力。
7、寄生蟲病常采取藥物治療。治療指環蟲病可全池遍灑車指雙殺,或用0.1ml/立方米-0.5ml/立方米的10%甲苯咪唑溶液,稀釋2000倍后全池潑灑。用敵百蟲溶液全池潑灑,使池水達0.2-0.3mg/L,對指環蟲、魚鲺、中華鳋及錨頭鳋的幼蟲有殺滅作用;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使池水達0.7mg/L,每月或每兩個月進行1次,預防車輪蟲病、中華鳋和錨頭鳋病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