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早上,廈門集美區灌口鎮陳井村養殖戶項先生的池塘出現很多魚、蝦死在岸邊。奇怪的是,他檢測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以及ph值都是正常的。經過項先生再三排查,問題可能出在塘邊的一只空桶上。
據項先生介紹,去年11月份前后,項先生在其承包的2畝池塘里投了 4500尾黃鰭鯛魚苗,15萬尾南美白對蝦苗以及5萬尾羅氏蝦苗。目前南美白對蝦已經長到約20支/斤,黃鰭鯛長到約1.2兩/尾。
6月1日下午4點半以后,他像往常一樣回來喂料、巡塘。發現之前放在泡沫船上的化工塑料桶漂在魚塘上。后來聽其他池塘的養殖戶說是拆遷隊的人在他不在場,到了他池塘測量水深。剛開始,他并沒有把這事情放在心上,像往常一樣正常投料。
“一般投料2個小時后,我都會去觀察蝦罾。吃不完減料,不夠吃加料。” 當年晚上,他發現蝦不吃飼料了。第二天,他減少了飼料的投喂料量,但攝食的情況也并沒有改善。到了第三天早上6點多,他起床巡塘時,發現有不少魚蝦死在池塘邊上,有部分還是跳到岸上死亡。
“一開始我以為是水質問題,就去測水。”項先生告訴《農財寶典》記者,檢測結果是亞硝酸鹽、氨氮均未測出,pH在7.8-8.0之間。在排除完水體基本指標后,項先生懷疑是當地拆遷隊把他放在泡沫船上的塑料桶推到池塘里,化工原料污染水體導致的。
項先生介紹這個塑料桶是他從廢品收購站購買回來的。賣蝦時,裝冰水用,蝦從魚塘抓起后,先放到冰水里浸泡一下,有利于增強蝦運輸的成活率。
由于這個塑料桶較長時間沒使用,在太陽下暴曬了很久,項先生懷疑桶邊上的化工殘留原料經太陽暴曬后,溶解,隨后被拆遷隊員推到池塘后,化工原料擴散到池塘中,導致池塘水質中毒。
項先生隨即報警,經常到處抽取池塘以及塑料桶中的水樣,同時把雙方當事人帶回警察局調查。截至到發稿前,事情還在調查當中,警方仍未公布水質檢驗結果公布。
“現在那口塘就只能一直放在那里。”項先生告訴《農財寶典》記者,當地池塘的排水、進水是同一個地方。在沒有確定水質情況的前提下,不敢貿然處理。
經項先生統計,其飼料款1.5萬元,人工費3萬元,魚蝦苗種費用1萬元,電費1萬元,藥品費用3.5萬元,總損失大約10萬元。
漁行家會診
不排除中毒,也有缺氧的可能
“如果出現魚跳到岸邊死亡,一般是水中毒性突然增強,逼著魚跳上去的。” 漁行家陳建軍不排除他的猜測,但如果之前蝦有游邊,也有可能是水體缺氧。
漁行家羅后兵也認為中毒的可能性比較大。魚蝦死在岸邊上,一般來說有三種可能,池塘返底、中毒、缺氧。從視頻上看,魚蝦都死在池塘岸上,可見魚蝦死之前都在用力掙扎,跳到岸邊的,這種現象中毒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是缺氧,魚蝦都是浮到水面,而是無力跳動的。此外,如果是缺氧死,死魚全塘漂的,不會集中在岸邊。而池塘返底的水質都會存在氨氮、亞硝酸鹽,而pH值在偏低,在7以下。該養殖戶檢測過水質,氨氮、亞硝酸鹽沒有,pH值7.8-8.0。因此,可以排除缺氧和返底的情況。
“具體情況需要對水樣進行分析。”漁行家謝權忠表示如果死魚多了,死魚的滲出物會導致細菌暴發,PH可能很快就下降了。死魚多,水會肥起來,氨氮、亞硝酸鹽有時會反而降低。因此也不能排除氨氮、亞硝酸鹽的影響。同時也存在中毒的可能,但究竟是藍藻毒素還是化工原料中毒,需要對水樣進一步分析。
出事之前并不知道桶有問題,只是之前在用這個桶的時間都不長,就早上抓蝦的時候放冰水,也就十幾分鐘,用完冰水都倒到池塘外面,所以一直也沒出事,剛好6月1號前一個月時間左右一直沒用這個桶,日光爆曬把桶邊的毒性逼出來了,要是有經過我的允許就不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他們沒經過我的允許就進去操作,才會倒置問題的出現,就像一個陌生人沒經過你同意跑你家里亂搞,結果家里雞鴨都出問題了,從法律來講他們就已經違法了,現在關鍵是政府根本不處理,110也推說不歸他們管,打市長專線都沒用,馬上就一個月了,實在不知道要怎么辦才好!希望大家能給支支招,謝謝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