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陰雨天出現倒藻,滕宗林會通過補充池塘外新水來補充藻種。
■達人檔案
養殖達人:滕宗林,從事水產20多年,養過甲魚、四大家魚、黃顙魚、翹嘴鲌等品種。
養殖地點:湖南澧縣
養殖模式:四大家魚混養
養殖秘籍:增加花鰱密度,用粉料喂花鰱提升產量。
近兩年,草魚價格低迷,養殖戶普遍對四大家魚養殖失去了信心。滕宗林通過增加花鰱密度,用粉料專喂提升產量,做到草魚塘花鰱畝產928斤、比往年增加6倍的成績,逆勢盈利3392元/畝。
智能檢測防魚缺氧
“這20年多里,我交過不少學費。”滕宗林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他的養殖經驗都是通過一次次教訓獲得的:比如2006年的一天晚上,由于自身疏忽,當晚水質變壞,水體缺氧,沒有及時發現并且開啟增氧機,導致當晚1.3萬多斤草魚因缺氧而死亡。
從那以后,滕宗林深刻感受到溶氧的“威力”。他加大巡塘力度,同時加大池塘增氧設施投入。7年前,當了解到有可以自動檢測池塘水體溶氧,并且在低溶氧時能夠自動開啟增氧機的智能化設備時,他立即購買來試用。
很多養殖戶都覺得這套溶氧管理設備很貴,但經歷過一晚死了1萬多斤魚的滕宗林認為很值得。只要出現一次缺氧事故,死魚都是成千上萬斤,以4元/斤的價格來計算,一千斤就損失四千元,一萬斤就是4萬元,而一個智能管控設備只需要2000多元,相當于給池塘買了一份保險。
“我的魚塘增氧控制器用了7年,還是好好的。“滕宗林介紹,只要池塘溶氧低于1.5mg/L,增氧機就會自動開啟,相當于節省了一個人,自己養魚也輕松很多。
在增氧硬件上,滕宗林也不敢怠慢。目前,他的池塘配備一個2.2KW微孔式增氧機,配合盤式的納米增氧管基本能夠覆蓋全池塘。此外,在水面還配備了2個1.5KM水輪式增氧機。每個晴天下午1點到3點,為了攪動水體,讓水體上下層進行交換,他會開啟微孔或者水輪式增氧機。
同時投喂各吃各料
按照湖南當地的四大家魚混養模式,草魚是主養品種,花鰱投放密度并不高。草魚價格不理想,滕宗林就改變思路,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花鰱投放密度。花鰱是濾食性魚類,只攝食表層的水生浮游動物,按照常規的養殖方式,花鰱產量很低,即使提高花鰱密度,花鰱也長不大。
“我要讓花鰱也吃飼料,它才能長大。”滕宗林想給花鰱投飼料,但當地沒有花鰱專用料,他向荊州匯海提出把顆粒料粉碎制成粉料的想法。盡管需要增加工序,未能獲取太多利潤,但荊州匯海還是支持了滕宗林獨具創新的想法,為他特制一批由顆粒料粉碎而成的粉料。
經過多次嘗試,滕宗林終于摸索出一套方便操作的投喂方式。每當投料時,他先開啟投料機,吸引草魚過來攝食。接著拿一個飼料袋裝上粉料,用煙頭在飼料袋子上戳幾個小洞,把飼料袋掛在投料機旁邊的鐵架上不讓它被風吹走,飼料袋則浸泡在水中。粉料遇水后隨著水慢慢散開、下沉。花鰱則圍著飼料袋子攝食,由于粉料和顆粒料是同時投喂的,草魚跟花鰱各自吃各自的飼料,相互并不干擾。
“如果不專門投喂,花鰱產量可能不到2000斤。”經過滕宗林精心管理,他池塘(14畝)一年可起捕1.3萬斤花鰱,畝產花鰱928斤,遠高于周邊養殖戶。
“幸好花鰱產量上來了,不然2014年肯定虧本。”滕宗林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由于花鰱規格大、產量高,魚販子以穩定的6元/斤收購。現在除了自己養,他還帶動其身邊養殖戶用粉料喂花鰱。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