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報告顯示垃圾場排水口水體與魚塘水成分相近
●有關方面表示若是垃圾場所致將協調相關賠償問題
新快報記者 彭程 實習生 李祎妍 文/圖
在廣州增城區仙村鎮沙頭村仙寧路經營魚塘的村民老余向本報反映,稱自6月20日以來,其經營的魚塘里出現大面積的死魚,至今已有數以萬斤計的魚死亡,還有400多只鴨子懷疑喝了魚塘水后陸續死亡,損失非常慘重。老余認為距離魚塘不足200米的一個無牌無證的垃圾場就是罪魁禍首,于上月底向仙村鎮環保部門反映情況,拿到的檢測報告也顯示魚塘水的各項數值都和垃圾場排水口水體數值相近。
昨日,仙村鎮方面回應表示,目前已確定該垃圾場是無證經營,并已鎖定經營者,如果環保部門確定本次魚鴨死亡是垃圾場污染所致,將協調相關賠償問題。
投訴 短短幾日 15畝魚塘內撈起2萬斤死魚
老余和妻子、岳父2010年開始從村里承包了兩個位于沙頭村三角塘的魚塘,一個小點的面積約15畝,另一個約為25畝。據老余介紹,兩口魚塘每年的租金要4萬元,但頭5年經營都算順利,一直沒出什么事,收益還算過得去。然而,從去年開始,小魚塘旁邊的一個空地上出現了一個垃圾場,剛開始垃圾并不是很多,老余一家也沒有太在意,但從今年開始,該處堆積的垃圾越來越多。
6月中旬,老余發現小魚塘的水開始變黑,到了6月21日,魚塘里大量的魚反了肚漂浮在魚塘四周。記者從列女士當時拍攝的現場照片中看到,當天的魚塘邊堆滿死魚,附近塘水還布滿惡心的白色油污帶。
出現這樣的一幕,讓老余感到既心痛又氣憤。“肯定是被毒死的,不然不可能出現這么大面積的死魚。”老余說,從21日開始,這個15畝的魚塘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死魚,到了6月底,整個魚塘內的魚就已經死得所剩無幾。
據老余介紹,他們年初向小魚塘內放了10000條草魚,1200條鳊魚,1000條鳙魚,1500條羅非魚以及約6000條鯽魚。“這些都是去年養的,已經可以拿去賣了,另外在今年4月,我們還放進去約1000斤的鰱魚魚苗,現在基本全死了,即使有剩下的也不敢拿出去賣了。”老余無奈地對記者說,他們已經從小魚塘打撈起超過2萬斤死魚。
質疑 200米外的垃圾場是罪魁禍首?
為何魚塘里會出現突然如此大面積的死魚?老余一家都認為罪魁禍首就是附近的那個垃圾場。昨日中午,新快報記者來到老余一家所經營的這個魚塘現場,該處距離垃圾場只有不到200米。
記者看到,老余經營的兩個魚塘只有一條小路之隔,但靠近垃圾場的小魚塘塘水明顯要比大魚塘的水要渾濁,而且大魚塘內仍能看到很多小魚游來游去,但小魚塘已經變成一潭死水。“下雨還好點,不下雨的時候整個魚塘都是黑色的,還會發出臭味。”老余對記者說,由于近段時間雨水頻繁,如今肉眼已很難看出魚塘水受污染的程度,但只要用竹竿攪一下塘底,馬上就有很多黑色漂浮物浮上來。
隨后,記者跟隨老余來到不遠處的這個垃圾場。記者看到,整個垃圾場連個招牌都沒有,位于路邊和山腳之間,面積至少有上千平方米,四周用尼龍布圍了起來。老余說,去年的時候該垃圾場內的垃圾堆還不夠馬路面高,但如今已高出馬路面一米多。走進垃圾場,記者發現垃圾場沒有任何證照,而里面的垃圾大部分都有用袋子裝著,大多是各類生活垃圾,堆成一座小山。
老余說,自己曾專門留意過,平時白天該垃圾場內都看不到人影,直到入夜后到凌晨天亮前,就會有一輛輛大貨車開到此處,偷偷傾倒垃圾。“很可能就是垃圾當中有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順著雨水流進旁邊的小溪,然后流進我的魚塘,導致魚都快死光了。”老余說,這個無牌無證的垃圾場不但讓他損失慘重,還會嚴重污染山水。
目擊 魚塘里的死魚撈都撈不完
6月23日,老余向增城區環保部門反映了情況,當天下午,仙村鎮環保所就有專人到場,分別對魚塘、垃圾場進行取樣檢測。7月7日,老余從環保所拿到了檢測的結果,記者在檢測報告中看到,魚塘水的各項數值都和垃圾場排水口水體的檢測結果相近,其中化學需氧量和總磷數值明顯超標,“意味著水的有機物污染嚴重,污染來源可能是農藥、化工廠、有機肥料等。”老余說道。
然而,在檢測報告出來之前,老余每天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辛苦養殖的魚死亡。而且由于連日暴雨,受污染的小魚塘水也漫到大魚塘內,從7月11日開始,大魚塘也開始不斷出現死魚,至今已出現數千斤死魚。
記者昨日在魚塘邊看到,一艘小船上堆滿了死魚,老余說,這些都是他在昨天早上從大魚塘打撈上來的,至少有上千條。隨后,記者繞著魚塘走了一圈,發現已有不少死魚漂浮在魚塘四周。據老余介紹,今年4月份,他們在大魚塘內投放了2000斤魚苗,預計年底就可上市,但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污染的問題,他們所有的投入都會化為烏有。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他們一家還飼養了2000多只鴨子,平日放養在魚塘內。“估計是喝了這些有毒的魚塘水,從上個月底到現在,每天都有鴨子死掉。”老余說,他們至今已經埋了400多只死去的鴨子,剩下的也全部圈養起來,盡量不讓它們靠近污染相對嚴重的區域。
據老余統計,從死魚現象出現至今,他們的損失已超過20萬元。
回應
已掌握經營者的情況
已肯定是偷排偷放和無證經營
昨日下午,新快報記者就此事向增城區相關部門了解相關情況。
仙村鎮政府相關負責人方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鎮環保所在檢測報告出來后,發現魚塘水確實和垃圾場排水口的水質情況接近,但仍需進一步的數據分析,環保部門也會作進一步的調查,而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該垃圾場是偷排偷放、無證經營的,而且鎮政府方面已經掌握經營者的情況。
方先生表示,對于本次事件,鎮政府方面已經與公安部門取得聯系,希望通過警方介入將垃圾場經營者控制起來,從而確定垃圾的來源、成分,同時也會盡快安排市政部門清理垃圾,避免再對魚塘造成影響。此外,環保部門正對魚鴨的死因做進一步的分析,如果確定污染是由垃圾場引起的,會要求垃圾場經營者跟魚塘主人協商和處理賠償問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