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朋友圈流傳“暴雨致魚污染,大家最近千萬別吃魚!”的消息,引發一些市民擔憂。近日,市水產局產業技術科負責人明確表示,該消息純屬謠言,市民不用恐慌,市場上的魚可放心食用。
6月至7月以來的連續暴雨天氣,導致我市水庫、魚塘等水位猛漲,出現了洪澇災害,給當地漁業帶來了嚴重損失。目前,市場上的草魚、胖頭魚、鰱魚等水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下跌。因此,有市民擔心這些水產品受到了污染,食用后會影響健康。
市民王先生說,近來的強降雨天氣,導致一些魚塘翻塘,商家將這些魚拿到市場去賣,價格比平時便宜了不少,以前16元/公斤的胖頭魚,現在只要10元/公斤。他懷疑價格這么便宜,是因為魚受到了污染,不能食用。“我們很擔心市場上的魚產品,不知道有能不能放心吃?”市民鄒女士也有同樣的擔憂。
市水產局產業技術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魚產品價格下跌的原因,一方面是強降雨過后,養殖戶為了減少損失,提前把魚捕撈上市并降價銷售;另一方面,天氣悶熱,養殖戶擔心魚缺氧,為了降低成本,將魚提前上市。消費需求不變,魚類上市量增大,價格自然有所下跌。
暴雨過后,魚類有沒有被污染,能不能食用?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水產品質量總體良好,尚未發現有魚類病疫區域現象。最近,全市水產部門加大了對魚類市場的監管力度,規范養殖戶對魚藥的使用,并要求養殖戶對死魚進行無公害化處理,禁止毒魚、死魚流入市場,確保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