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小龍蝦,再配上一杯冰鎮的啤酒,成為不少無錫人的夏日美食。不過無錫日報記者提醒市民:吃小龍蝦要小心,極少數人在食用小龍蝦24小時內會出現“小龍蝦病”,也就是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昨日獲悉,近日已有一家醫院接診到此類病例,這是無錫出現的首例“小龍蝦病”。雖然僅是個例,但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出消費警示,提醒市民食用小龍蝦要適量,請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并主動告訴醫生進食史。
江陰一家醫院近期接診到兩位橫紋肌溶解征的病人,問診發現,這兩位病人在發病前到菜市場買了小龍蝦,自行燒制了蒜蓉小龍蝦食用。沒想到吃了小龍蝦后不久,出現了肌肉酸痛、無力等癥狀,并伴有肌酸激酶、肌紅蛋白增高,臨床診斷為橫紋肌溶解征,后經補液保肝、抗感染等治療措施,目前兩位病人病情穩定。
據了解,引起橫紋肌溶解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過量運動、缺血、代謝紊亂、極端體溫(高熱、低熱)、藥物、毒物、感染、遺傳性病因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查明食用龍蝦與產生橫紋肌溶解征的具體關聯因素。“不過,夏日是發生食物中毒的高風險期,食用小龍蝦等水產品尤其要當心。”市食藥監局人士提醒說,不要在街頭流動攤點購買小龍蝦,不要自行到江邊或河溝捕撈野生龍蝦進食,也不要購買非養殖的龍蝦,更不要進食死蝦、感官異常或味道不新鮮的龍蝦。進食龍蝦時,不要進食頭部不干凈的地方,同時抽掉尾部蝦線(腹部黑線,實為腸道)后進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進食小龍蝦量要有度,一次進食大量龍蝦不利于身體健康,而且還可能存在誘發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風險。凡進食小龍蝦后24小時內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時到醫院就醫,并說明進食史。另外,吃小龍蝦時不要喝啤酒,因為龍蝦嘌呤含量非常高,如果吃龍蝦同時大量喝啤酒,就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風發作。 (楊明潔)
鏈 接
1924年,國際上首次報道了國外因食用水產品導致的不明原因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病例,因發生在波羅的海沿岸哈夫地區,因而稱之為哈夫病(HaffDisease)。該病多與食用水牛魚、淡水鱈魚或小龍蝦等食品有關。國外研究顯示,哈夫病病人經及時治療絕大多數恢復較快,癥狀通常在兩三天內消退;癥狀較輕者,不經治療即可自愈。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