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埠鎮鐵江村村民趙晉偉釣的“食人魚”。
該魚上下顎還長著一排顆粒狀的牙齒。
某公眾號傳涓水河有食人魚。
網友評。
紅網湘潭縣站7月23日訊(分站記者 楊建)“我在涓水河夜釣釣上了一條怪魚,魚的嘴巴處還長有牙齒,大小和普通的鯽魚有點相像,會不會是‘食人魚’?”21日,記者來到湖南省湘潭縣射埠鎮鐵江村趙晉偉家,看到了前幾日趙晉偉在涓水河邊釣到的怪魚。因為魚的大小和普通鯽魚類似,但魚嘴處長有顆粒狀的牙齒,村民普遍認為此魚就是“食人魚”。
趙先生說,當晚在涓水河釣魚的時候,發現魚漂不斷往下抖動,他立即抬起魚竿,感覺魚的力量不小,便以為釣上了一條大魚,撈魚時才發現此魚只有巴掌大,而且魚呈銀灰色、腹部呈紅色,更奇怪的是魚嘴的上下顎還長著一排顆粒狀的牙齒。
除了外形相似,趙先生還告訴記者,當晚釣上來的還有三條鯽魚,其中一條較小的鯽魚不知這么回事不見了,“估計是被這條‘食人魚’吃了,不知道這樣的魚對河邊的人畜和魚類有什么影響?”
“河里一般釣的是鯽魚、黃鴨叫、鯉魚等,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釣上來這樣的魚,長這么大還沒看見過這,感覺非常奇怪。”趙先生的妻子譚女士介紹,老公經常去夜釣,看到這么奇怪的魚,譚女士發微信,并通過在網上查詢類似的圖片,譚女士認為這條魚和“食人魚”是一個樣。
“有牙齒,看形狀應該是‘食人魚’,估計還會咬人!”“有可能是‘食人魚’,也有可能是武昌魚。”……前來觀看怪魚的村民對此議論紛紛、各持己見,但大部分的村民普遍認為此魚就是“食人魚”。
為了弄清這條魚的身份,記者聯系了縣畜牧獸醫水產局水產股股長馮石喬,他看了這條魚的照片后告訴記者,從照片判斷該魚不是“食人魚”,也不是武昌魚,該魚應為外來魚種或是淡水白鯧的雜交品種。這種魚雖然是“食人魚”的近親,但并不嗜血,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別看它有牙齒,但它一般只吃小魚小蝦或是食草魚,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此魚生存和繁殖能力較強,有人把它當觀賞魚飼養,它可以食用,肉厚刺少、味道鮮美,如果有人再次釣到這種魚,不建議放入江河水域,以免破壞水域生態。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