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對蝦產量為160萬噸,2015年產量就下降為80萬噸。雖然今年早茬對蝦養殖成功率普遍較高,整體成功率高達六成,但從上半年的蝦價和供應量來說,2016年的對蝦產量會低于2015年。加上中茬蝦白便現象嚴重,養不大,業內競爭加劇!
在早茬養殖期間,廣西、海南、湛江雨水較少,但在雨水較多的華南華東地區,養殖情況并不理想。由于海水水質惡化、病害多發,福建、廣東高位池的養殖情況都不好,從1月開始,由粵東地區至福建地區,罕見的出現長時間赤潮,汕尾海區4月開始海水中存活大量的真菌,5月底至6月,福建海區因熒光弧菌引發的發光問題嚴重,在多重打擊之下,高位池成功率嚴重偏低。
養殖戶:中造蝦養殖情況不容樂觀
照往常的經驗,蝦吃料多,就能長得快,但我發現我的幾張塘里養的蝦最近都不怎么長個,而且還出現了白便,怎么都止不住,中茬蝦真的不好養,這很令人煩惱。”黨江養殖戶吳老板這樣告訴小編。“煩惱”兩字反映了今年中造蝦養殖戶的普遍感受。
林老板也有同樣感受,由于早造的養殖情況比較好,所以加大了中造的投苗量,但最近天氣炎熱,蝦吃料量雖然增加了,但是感覺蝦長不大。一個星期前出現白便,現在還在尋找治療方法中。
大番坡張老板表示:已經養了一百天左右,但最近天天都是高溫,水色很濃很綠,透明度很低,水體還算干凈,但出現白便已經有20天左右了,蝦有空腸、斷腸的現象,用了不少方法來治療白便卻一點用都沒有。
遂溪縣王老板最近也有煩心事:投苗75-80天,蝦塘的水色已變成老濃綠,透明度很低,養殖池里已出現白便,上料慢,蝦明顯長不大,還有耗底的現象。想來應該是投苗太遲了。
港對蝦收購商苗老板與小編說:今年中茬整個港區幾乎沒大蝦捉,遭遇高溫白便,大都在一百頭上下捉蝦。部分養戶見此情況,空塘觀望,等待八月后氣溫下降后,擇時放苗 。養蝦至中茬才發現,高價品牌苗與低價一代苗,表現一致,都養不大。
從湛江某水產批發市場負責人處了解到:由于早茬蝦結束,中茬蝦正處于養殖期,近期市場對蝦供應量較少,價格有略微上升的趨勢,冰鮮蝦47支的價格為16.2元,60支的價格為15.3元,價格相對來說較為平穩,但最近庫存里的貨都不怎么賣得動,我想還是得合理采購蝦塘的新鮮原料,順應市場需求。
牌飼料廠區域林經理反映:他今年負責湛江南三島市場,早茬上二號料時,料廠24小時加班生產,排隊訂料,但中茬他的客戶養至60至70日,二號料量需求量不及中茬十分一。
鐵山港金銀來飼料經銷商歐老板:白便,減料,水蝦,輪蝦偷死不斷,我的養戶養殖五十六天同樣加不上料,中茬算是結果了。他估計苗種不適應高溫,他養戶約二十多個,蝦苗品種也有十多個,沒有一個表現好,也讓他感到迷茫。
戶們反復提到了幾個關鍵詞“蝦難養”“長不大”“白便”。可見中茬蝦養殖情況并不樂觀,今年中茬蝦與去年同期相差不大,那產量應該也不會超過去年。
在競爭激烈的養蝦業中存活下來,我們就要對這個行業的發展有更清醒的認識。
一、技術型人才建設必不可少
盈利的養殖場背后,一定有一個強有力的技術員團隊的支持。由于技術員少,在養殖場擴大的時候大都在別的養殖場挖角,技術員的不穩定性會造成養殖場管理難以細化和延續。使得行業整體的養殖水平不升反降。只有技術員團隊穩定,他們才能積累經驗、進一步發展,逐漸摸索出適合這個養殖場的一套養殖方法,實現穩定盈利。
二、苗種不是萬能的
很多養殖戶都把蝦養的好不好的原因歸結于苗種,今年這個牌子的苗長得好,來年這個
牌子的苗一定成為搶手貨。但近幾年蝦都不好養,卻突然在今年的早茬來了個大豐收,難道在這短短的時間里苗種的質量就能有如此大的提升嗎?其實明眼人都明白,在現在這種養殖模式下,蝦是否好養主要原因歸結于天氣,在好的氣候條件下,品牌蝦苗養得好,土苗也照樣養的好。不能相信苗種萬能論也能體現在今年的中蝦茬養殖中,中茬養殖過程中,多發連續陰雨,臺風,長時間高溫等現象,那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接踵而來了。很多苗企選用種蝦的不穩定性都導致會反映到養殖過程中,以至于養殖戶吃虧。所以作為一個標準化養殖場,應該選多幾種牌子的蝦苗來養殖,要想養殖長速快的苗種,必須有過硬的硬件設施,否則將會有極大的養殖風險。
三、養殖觀念要更新、應變能力要迅速
養殖戶都反映,以前養蝦并沒有這么多病,現在整天不是這個病就是那個病,究其根本還是我們養殖的環境改變了,但不少養殖戶的養殖觀念還停留在多年之前,以多年之前的養殖經驗來養蝦,那肯定養不好蝦。在蝦塘出現情況之時,迅速采取應變措施,切莫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期!如果同一批蝦,有的養殖戶養的好,有的又養的差,那養殖戶就要在自身找原因了。
在養殖業中的表現尤為明顯,養的好則一本萬利,養的差則血本無歸,養殖戶要想在這種極為激烈的競爭下存活下來,必定要具備能力、思維、管理三大要素。使養蝦行業進入一個規模化、規范化、科學化的時代。
注:部分數據來源環球生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