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廣東新聞網:深圳市工商局今日發布水產制品質量監測通告
深圳市售水產品近七成合格
【】(記者肖健實習生吳瑕通訊員王權)購買水產品,要留意是否過期,包裝是否密封,當心菌落總數、防腐劑、二氧化硫殘留量、無機砷等超標。市工商局今日發布流通領域水產制品質量監測情況通告,通告顯示該部門近期抽檢的200批次水產制品中,有6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超過三成。
今年第3季度,市工商局委托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對深圳市場上銷售的水產制品進行了質量監測。本次監測涉及全市22家商場、超市銷售的200批次水產制品,重點是水產干制品、鹽制品、罐頭制品、鹽漬水產品、魚、蝦糜及其制品。結果顯示,134批次合格,合格率67%。其中水產干制品主要為苯甲酸、二氧化硫殘留量、總砷、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含量超標,藻類制品、鹽漬水產品主要是標簽不合格、無機砷超標,罐頭制品主要是菌落總數超標。
從檢驗結果來看,魚、蝦糜及其制品質量較好,抽檢產品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藻類制品合格率僅為3%,問題較為突出,應引起有關部門及企業重視。
從檢驗指標看,菌落總數、霉菌、大腸菌群、沙門氏菌等微生物指標超標是主要問題。抽檢的200批次水產品中,有24批次不合格,菌落總數超標問題尤為突出。檢測機構有關專家對此表示,菌落總數是反映食品衛生質量的微生物指標之一,是食品清潔狀態的標志。菌落總數多,說明食品容易變質,保質期會縮短。從整體來看,造成微生物指標超標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生產車間潔凈度不符合要求,引起微生物的滋生;生產過程中對產品殺菌不夠徹底;以及包裝不嚴密造成微生物污染等。
監測中,部分水產制品發現使用的防腐劑超標。據了解,苯甲酸、山梨酸是我國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劑,適當使用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防止由微生物的生長而引起的食品變質,但過量食用會對人體的肝臟和腎臟造成不良影響。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水產制品中苯甲酸最大使用量應為不得檢出,山梨酸最大使用量為≤1g/kg。監測發現,有3批次水產制品檢出苯甲酸,2批次山梨酸超標,均被判為不合格產品。專家分析認為,出現這一情況,一是廠家為防止商品變質而加大了防腐劑的使用量;二是配料時沒有嚴格控制程序,添加防腐劑時全憑經驗,計量不夠準確;三是廠家對原料沒有嚴格把關,造成重復添加防腐劑。
此外,絕大部分非即食紫菜和一部分水產干制品的無機砷指標超標。專家表示,砷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過多或長期攝入,會對消費者的心、肝、腎等器官和神經、消化系統等造成損害;另有2批次水產品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過量食用會刺激消費者咽喉,對呼吸和消化系統造成嚴重危害。
為確保市民消費安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工商局已采取積極措施,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專項清查行動,將存在以上質量問題的不合格水產制品清出市場,并依法對經營單位進行處理。工商部門指出,對經監測判定為不合格的水產制品,相關經營者應當立即停止銷售,并采取有效措施告知消費者;消費者購買水產制品時,應認真查看商品標簽內容,注意包裝是否密封、色澤是否均勻一致,是否有腐敗物質,有無其他不良氣味、有無霉斑白膜等,并確保購買保質期內產品。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漁藥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