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入汛以來,合肥遭遇持續強降雨,全市漁業損失巨大。一是漁業受災面積大。全市漁業受災面積達38.9萬畝,其中損毀池塘精養水面16.3萬畝,稻田養殖面積2.1萬畝。漁業受災面積占全市水產養殖面積的67%。二是漁業經濟損失嚴重。此次洪澇災害造成2.5萬組親魚損失,逃逸水產品4.8萬噸,損毀漁船18艘,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三是災后恢復生產任務重。被淹沒的環巢湖區域水產養殖基地災情還在加重。多數規模水產養殖基地損失大,依靠自身力量難以解決恢復生產所需資金。針對嚴重災情,合肥市漁業主管部門強化組織領導,突出五項重點措施抓落實,努力減輕災害損失,促進災后生產恢復.
1、強化領導,及時啟動防汛救災工作。面對嚴重災情,合肥市畜牧水產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及省農委關于防汛救災工作決策部署,成立防汛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漁業災后恢復生產工作方案,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明確工作職責,落實救災措施,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影響。
2、眾志成城,及時恢復災后漁業生產。強化與氣象部門的聯系,通過政務平臺及時將天氣情況和防災措施發送給各漁業經營主體,做好風險防范。災情發生后,市局迅速組織全市漁業系統百余名干部職工深入抗災救災第一線,同漁民并肩作戰,及時對潰破的堤壩、塘埂進行加高、加固或加設攔網,減少成魚逃逸損失。截至目前,全市已修復池塘4.9萬畝,補放魚苗1500萬尾。
3、科學指導,加強魚類疫病防控。市局啟動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聯系縣市區制度,及時采購8萬元消毒液分發到各縣(市)區。組織水產技術人員深入災區,指導受災養殖基地科學補放,強化養殖管理措施。積極協調省內外苗種生產企業,全力保障苗種供應。同時利用市畜牧水產局門戶網站、合肥市畜牧水產傳真等形式,廣泛開展生產救災技術培訓與宣傳。
4、嚴格執法,保障漁業生產安全。針對汛期水產品逃逸情況,組織全市漁政執法人員對重點河流和水域開展執法巡查,出重拳打擊電捕魚等違法活動;強化協調配合,主動與公安部門、基層政府配合,在連片受災區域成立護漁巡查隊,全力保護漁民的財產安全,切實維護汛期漁業生產秩序。組織開展全市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確保漁船不“帶病”出航作業。
5、加強協調,督促漁業政策保險資金落實。災情發生后,全市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及時幫助受災養殖戶核實損失,同時與國元保險公司積極協調,開通快速理賠通道,第一批理賠資金1056萬元已發放到位,第二批700多萬元的理賠資金手續也在加快推進中。統籌使用中央、省市對合肥漁業發展扶持資金,加大對受災區域水產養殖企業扶持力度。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