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7月30日晚9時許,家住金沙江路的吳先生一家五口均出現了不適癥狀,具體表現為全身肌肉酸疼,腰背疼痛明顯,其中小孩癥狀較為嚴重,被送至兒童醫院就診,另4名成人于昨日凌晨送至普陀區中心醫院就診,疑與當晚全家在外吃了小龍蝦有關。
吃了小龍蝦且量較多
據悉,3名女性及兒童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綜合征,50歲的吳先生檢查結果正常。
據普陀區中心醫院副院長奉典旭介紹,目前醫院正對這幾名病人密切關注中,病因是否與食用小龍蝦有關還不確定:“這幾名病人主要表現為肌肉酸疼,檢查下來肌酸激酶、肌紅蛋白都有升高,因此留院觀察。在詢問病史的時候,患者均表示確實吃了小龍蝦,而且量比較多,因此暫時只是懷疑與吃小龍蝦有關。”
據悉,三名女性病患中,其中一名46歲的女性相關指標仍在升高,昨天被送入了監護室,其余兩人病情暫時平穩,目前仍在留院觀察,三人生命體征總體平穩,腎功能正常。另一名送兒童醫院救治的小孩情況也已穩定。
哈夫病發病原因復雜
昨晚,記者致電吳先生一家人吃小龍蝦的餐飲店時,該店目前仍正常營業。負責人張先生表示,暫時不了解該情況,也沒有其他顧客反映過類似問題。
對于有人因吃小龍蝦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哈夫病),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終身教授陳立僑表示,食用科學養殖、經檢驗合格的小龍蝦是安全的,但由于哈夫病發病原因很復雜,國內外研究發現,食用了受病源污染的小龍蝦和三文魚等水產品之后,患病風險就非常大。也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小龍蝦在生長過程中富集了某些能導致肌溶解的藥物;或有的人對小龍蝦嚴重過敏所致。
相比哈夫病,將小龍蝦作為中間宿主的肺吸蟲更應當引起注意。市食安辦專家提醒,烹飪小龍蝦時蒸煮溫度應保持在100℃以上,時間不少于10分鐘,這樣可確保殺滅肺吸蟲幼蟲,而用烤、炒或腌等方法不能將小龍蝦體內可能攜帶的肺吸蟲幼蟲全部殺死。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秘書長姜培珍提醒,市民在外食用小龍蝦時,建議選擇合法經營的餐館。小龍蝦體內的重金屬和病菌大都集中在外殼、頭、鰓和內臟中。所以,食用時只能選擇小龍蝦的肉質,而避免食用其頭和內臟。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