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當氣溫升至10℃左右時,金魚“出盆”,這時金魚恢復生機十分有利,如管理恰當,金魚的體質恢復很快。故管理重點應放在保溫、適量投餌、防止魚病上。
保溫的主要措施是盡量用“老水”養魚,“出盆”時換水1次,徹底清除越冬期魚缸中積累的污物,使金魚轉入清潔舒暢的環境中生活。“出盆”時要先將原缸內的上、中層“老水”吸出暫存,并加新水至30厘米深,再將魚放入缸內。放“老水”的目的是起保溫和輔助餌料的作用。
投餌一定要適量,每日清池時,仔細觀察魚類的顏色和殘餌是多少,以確定第二天的投餌量。
防病的重點放在操作上,臨“出盆”前換一次水,“出盆”后盡量少徹底換水,少搬動,因為體質較弱的金魚容易在換水時受到刺激而得病,最好是局部換水。要盡量避免因操作不慎碰傷魚體。
雌魚所懷之卵尚未完全成熟時,節忌換入新水和投喂過多的餌料。因為飽食、新水和水溫上升三個因素的影響,可起催產作用,往往造成欲產卵而卵未熟引起泄殖孔閉塞,發生難產死亡。
夏季:是金魚生長發育的旺季。這個季節,金魚活躍,很少得病。但氣溫高達37℃-38℃時,水溫亦常高達30℃以上,此時要特別警惕缺氧和“燙尾”兩大威脅。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主要措施是加深水至35-40厘米,金魚可潛入溫度較底之深層,盡量設法使水溫控制在30℃以內。徹底清污、勤換水和遮蓋遮光網或葦簾,可減慢水溫升高,保持水中較高的溶氧量和抑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是預防金魚“浮頭”和“燙尾”的有效方法。露天家養的金魚,陣雨過后,即使原來的水不算過老,也要徹底換水。因雨水降入魚缸表層,其溫度較雨前低,溫度底缸水要往底下沉,缸底水溫高要往上升,如此上、下對流,使缸內污物也隨著上、下翻騰,加快分解速度,使水質惡化,嚴重時會“浮頭”或“悶缸”。此時的金魚食欲十分旺盛,要提防喂得過飽。夏季撈來的魚蟲較容易死亡,剛死而未臭變質的魚蟲仍可用來喂1-2齡的健康金魚,要先喂死蟲后喂活蟲,否則金魚吃飽活蟲而將死蟲留在水中,必然破壞水質。
夏季也是魚病流行季節,如發現懶游少食、離群獨處,魚紹僵縮或者魚體出現白點、白膜、紅斑、潰瘍等情況,要及時隔離防治。
秋季:此季大部分時間的水溫都在金魚的適溫范圍之內,是一年中金魚生長發育最旺盛的季節。這時管理的重點是喂足喂飽,適當增加餌料中脂肪和蛋白質等營養萬分的比例,只要金魚吃得下,消化吸收好,要盡量投喂餌料,讓金魚長得膘肥體壯,安全越冬。隨著氣溫下降,水溫也漸低,換水的間隔時間可較夏季適當延長,盡量采用“老水”養魚,每天遮蓋時間也可逐漸縮短。
冬季:入冬前必須越冬的金魚房。以便做好立冬“入房”工作。這與植物園中的溫室一樣,坐北朝南、背風向陽、透光保溫。室內有取暖設備、通電、通水。準備好繩拉自由掀蓋的蒲蒲、棉帝,以便夜蓋晨掀,發揮夜間御風寒、白天采光取暖的作用。若為半地下式金魚房更為理想。當氣溫降至接近0℃時,可將金魚由魚缸移入木盆或陶缸里,搬至室內越冬;如室內有魚池可直接移入池內。室內溫度以保持在2℃-10℃為宜。這時金魚很少活動和攝食,管理的重點是防寒、保溫,適當投餌,盡量保持金魚不消瘦和不發病。整個冬季,換水、加水、清污等操作,在確保金魚安全的前提下,都要減少到最低限度,1個月換水一次,2、3日清污一次。操作時,也要少撈少碰,防止體表損傷、出血、脫鱗,以杜絕水霉病、白點病的傳播,因為冬季得此類病后難以防治,問題難以解決。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