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記者來到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喬莊鎮鮑王村,只見村外100多個蝦池連成一片,清風吹過,激起層層漣漪。
在一個蝦池前,記者見到了被當地人稱為“養蝦大王”的徐玉占夫婦。夫婦倆搞水產養殖已有25個年頭,滿腦子的養殖點子。
“今年雨水比較多,池里的蝦一刻都離不了人。”徐玉占邊說邊忙著跟聘請的北京專家宋興照化驗蝦池水質。
喬莊鎮位于引黃濟青渠首,大片土地沙化、堿化嚴重,被稱為博興縣的“北大荒”。2001年喬莊鎮計劃開發荒堿地,本著“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搞起南美白對蝦養殖試點,承諾土地無償使用15年,對于新開發300畝以上的村,鎮政府負責配套水電路、建設高標準看護房等基礎設施。同時村里還免收5年的承包費。
徐玉占兩口子挖塘筑臺,3畝3分地的水池,一次性投放了5萬尾南美白對蝦,臺上種上了棉花。年底一算,3畝多地產出400多公斤對蝦,最大的對蝦賣到了100元一公斤。
2005年,徐玉占又承包了7個池子,一下子養了13個池子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水面達到30畝。每年純收入達到十幾萬元。
在徐玉占夫婦影響下,村里已有60多戶建起了養蝦池。
鎮上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近年通過挖塘筑臺全鎮已改造鹽堿地16000畝,統一完善溝、渠、路、橋、涵、閘及電力設施,建立了無公害淡水養殖基地,以養殖南美白對蝦、中華毛蟹、羅非魚等名優特水產品為主。
目前,全鎮淡水養殖總面積達到24000畝,水產品總產量達到3.4萬噸,總產值3.38億元。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