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每年高溫季節,蝦魚混養池塘都面臨諸多問題,稍有處理不當,都會損失嚴重。我們總結了高溫期的池塘特點及池塘管理要點,希望能在高溫季節給您的池塘管理帶來些許幫助。
一、防底臭
高溫期池塘各種魚類規格都較大,存塘對蝦通常有2-3批,魚蝦密度高,投喂量大,飼料浪費多,魚蝦糞便排放多,加上池塘物質循環快,死亡藻類多,導致大量殘餌、糞便、浮游動植物尸體沉積塘底,嚴重污染了池塘底質。隨著時間推移,底質變臟變臭,對底層生活的對蝦危害巨大,輕者影響對蝦吃料及生長,嚴重者誘發疾病,所以高溫期防底臭至關重要。
高溫季節要加強改底,通常5-7天使用“福地安”或“底居安”改底一次較為適宜,蝦多魚多投料多的池塘更要提高改底頻率。另外還要合理控制投喂量,合理搭配混養料和蝦料的比例,不要盲目增加投喂量,以免造成飼料浪費和加劇底質污染。
二、防缺氧
水溫越高,氧氣越難溶解,加上高溫期池塘有機污染大,藻類老化快,而蝦魚混養池塘普遍增氧能力不足,開增氧機時間也嚴重不足,所以高溫期很多池塘夜晚都會出現魚蝦缺氧浮頭的現象。有缺氧浮頭就會有對蝦損失,所以高溫季節防缺氧尤為重要。
高溫季節要加開增氧機,延長增氧時間,特別是白天上午10點至下午5點要多開機,促進上下水層的對流,防止水分層,讓表層水過飽和的氧氣進入塘底,晚上才不容易缺氧。另外在東風天、氣壓低、大暴雨、蝦的蛻殼期提前使用“氧速保”、“速解安”加強增氧,防患于未然。
三、防水濃水臟
隨著投料增多,魚蝦規格變大,池塘水質越來越濃,水中有機雜質越來越多,水越來越臟,透明度降低,光照深度淺,光合作用弱,藻類老化快,而且水濃的池塘最容易水分層,表層和底層的溶氧差別在5mg/L以上,晚上極易缺氧。高溫季節可以少量多次使用“活力碳”+“利菌多”,補菌補碳,既穩定水質,又有利于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同時定期使用“氧速保”,增氧的同時還能處理老化藻類,保持水質清爽。
四、防水變
高溫期的池塘常出現塘水變清、變紅、變黑等情況,水變的池塘溶氧極低,魚蝦攝食減退,還容易誘發其他疾病的發生,所以高溫期要穩定藻類防水變。常用“碧水安”+“活力碳”補充碳源,促進新生藻類生長,防止藻類老化,利于水體穩定,能降低水變的風險。
五、防蛻殼偷死
蛻殼期偷死是近年蝦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按照每年放4-5批蝦苗的普遍規律,混養池塘存塘蝦通常都有3批,蝦的規格差異大,蝦的蛻殼會非常不規律,處于蛻殼期的蝦體質弱,對溶氧的需求高,如果此時環境不良,溶氧過低,極易造成大量偷死。所以在蛻殼期多增氧是最重要的,白天中午應開足5小時,晚上應開足10小時以上,另外配合使用“底加氧”、“氧速保”等增氧藥物,保證充足的溶氧,才能讓蝦順利渡過蛻殼期。
六、防雨水應激
持續高溫后,突降暴雨,極易造成返底,常引起魚蝦重度缺氧浮頭、中毒和過度應激,所以要做好下雨前后的預防,否則對抓蝦產量影響極大。一般下雨前應外用“碧水安”穩水,使用“福地安”或“底居安”提前改底,減少耗氧因子,降低返底風險,下雨天外用“激活+活力鈣”增強對蝦的抗應激能力,提高活力,減少應激,保蝦才能穩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