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突如其來的小龍蝦安全謠言,使得本應順利地增長的小龍蝦產業遭受巨大沖擊。
八年后,小龍蝦終于沉冤得雪了!
自2013年來,小龍蝦的消費以指數級增長。2016 年第二季度小龍蝦專門餐館數量同比上漲 33%,這股浪潮就像小龍蝦鮮艷欲滴的顏色一樣紅透中國。截止2016年8月,大眾點評網上關于小龍蝦的總餐館數高達 1.7 萬家 !
小龍蝦自帶的爆紅基因契合當下麻辣口味的主流和對社交的要求。
上下游產鏈的逐漸打通,抓住互聯聯網餐飲的發展態勢,為小龍蝦火遍大江南北增添保障。
某種意義上,是億萬吃貨,沒錯,就是你!
撐起了小龍蝦產業的千億市場。
八年走出謠言打擊
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于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
2003年,全中國小龍蝦產量只有不到5萬噸;但是三年后,這個數字變成了10萬噸,追上了美國的產量。但小龍蝦這一外來物種在中國的發展,注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危機很快襲來。
2005年5月19日,在搜房網某業主論壇里出現的一個主題為《麻辣小龍蝦千萬不能吃了》的謠言迅速在網上傳播開來。
北京餐飲業的頭牌之一麻辣誘惑的創始人韓東曾經訴苦: “2006年媒體界突然刮起了 “小田螺和小龍蝦不干凈” 的報道風(出口企業為打壓相關產品進貨價格而進行的公關活動),但麻辣誘惑卻當了這場輿論戰的炮灰,所有門店銷量下滑 30%。”
直到2013 年 5 月 12-18 日這一周里,正好是新京報的那篇小龍蝦辟謠文章發表時間。從 2005 年的造謠,到 2013 年的辟謠,八年的抗戰終于沉冤昭雪,人們冰封的熱情被迅速的激發起來。
天然爆紅基因
小龍蝦能夠這么紅,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催生的:
1、精神需求的滿足
首先,為小龍蝦卸甲去殼的過程,大大提升了食客的快感度。
其次,“頭、蝦膏、蝦尾”的食用順序滿足了中上階層對儀式的追求喜好。
小龍蝦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其肉含量只有 20% 左右,很難填飽肚子,卻無形中拉長了社交的時間。
2、麻辣口味的勝出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其中最主流的就是 “麻辣口味”。據統計,在中國每年 3 萬億元的餐飲消費市場中,麻辣菜系占了 40% 的份額,可謂獨領風騷。
偏偏小龍蝦,又是一種能夠跟麻辣水乳交融的美食,無論是味覺還是視覺,都是絕佳之選,這就為它的成功鋪上了紅地毯。
3、產業鏈日趨成熟
由于需求的擴張和創業者的不斷入局,近幾年來,小龍蝦的產業鏈上游仍在不斷的革新。
小龍蝦的季節性和運輸中的損耗,都是困擾產業鏈的痛點,也是創業者的機會。
這種像方便面一樣的供應鏈條不斷完善,成本和門檻越來越低,將小龍蝦產業的繁榮推向了更高的層次,而這些都是其他美食菜式,除了火鍋以外所難以達到的。
案例:“萊克制造”的代工模式
盱眙的小龍蝦養殖由于采用的是湖養的原始模式,最終被潛江的稻蝦連作模式的科技碾壓,以至于潛江的小龍蝦占據了全球 60% 的市場份額,產量數倍于前者。在今天的歐美市場,每3只小龍蝦就有2只來自潛江,其中至少有1只是 “萊克制造”。
潛江萊克水產與新加坡商人陳建達建立了合作關系,而后者壟斷了全球 80% 小龍蝦市場的供貨渠道。
互聯網餐飲的崛起
面對3萬億元規模的餐飲業,外賣平臺的出現,讓美食外賣成為了可能。然而,餐飲市場上,口味以麻辣為主流,占了40%份額;除火鍋之外,最受歡迎的單品,就是小龍蝦了,占了總金額的 4% 左右,同樣是一個千億元的大市場。
麻辣口味,重復點單率高;
輕便,容易外賣配送;
保鮮時間長,烹飪后兩小時口感都不會變差;
客單價高、毛利率高,完全可以覆蓋配送成本。
小龍蝦似乎天然契合外賣市場,成功擄獲了 O2O 創業者們的芳心。
除此之外,微信公眾號為獨立的互聯網餐飲提供了一條全新的渠道,通過社群關系和口碑的營銷發酵,提供了支付體系支撐。
移動共享出行的出現,再次壓縮了互聯網餐飲的物流門檻。甚至有將小龍蝦外賣夜間高峰時段和專車司機們的淡季進行整合,推出了 “一鍵龍蝦” 的專車送餐服務。
關鍵在于打造爆品
市場需求、資金、商業模式、移動技術的進步,各種條件的成熟無限的降低了互聯網餐飲的啟動門檻,這場革命之火終于被點燃。互聯網思維是互聯網餐飲的競爭關鍵,確切來說就是爆品和營銷。誰能夠把這兩點做到極致,誰就將脫穎而出。
案例:麻辣誘惑押寶小龍蝦
前文提到的北京餐飲業的頭牌之一麻辣誘惑,正在進行其創建14年來的最大變身——押寶小龍蝦,扶持以“麻小”為招牌的門店。
新中關麻小店的前身就是一家麻辣誘惑門店,改造后這家店的客流和銷售額雙雙攀升,今年7月的銷售額有250萬元,是海淀區麻辣誘惑旗下門店里銷售額最高的一家。
隨著小龍蝦市場日益火爆,市面上涌現了很多小龍蝦外賣品牌。但提前布局的麻辣誘惑,現在已經成了這個細分市場的領先者。
業內人士表示,在麻小品類中,麻辣誘惑的外賣平臺已經做到了市場第一。在有麻辣誘惑的各個城市的大眾點評上,按照品類排名,麻辣誘惑的小龍蝦也都排在前三名。麻辣誘惑內部一個公開的數據是,算上門店和外賣平臺,僅麻小單品的銷售額去年已達到4億元,今年預計將達到6億元,相當于增長50%。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