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8月初,本地區氣溫、水溫持續升高,利于各類水產病蟲害滋生,全市水產養殖業,可能迎來新一輪病蟲害高發期。8月份氣溫穩定在28-35℃之間,水溫在26-34℃之間。預計9月份氣溫水溫會有所下降,氣溫在20-30℃,水溫在19-28℃,晝夜溫差相對較大,在此環境條件下本區域常規魚、羅氏沼蝦、河蟹、鱖魚等易發生細菌性疾病、寄生蟲疾病。
一、病情預測
1. 異育銀鯽品種:易發孢子蟲病、細菌性出血病、鰓出血等,重點關注菱塘、甘垛、臨澤等區域。
2.草魚品種:易發生肝膽綜合癥、腸炎、赤皮、爛鰓、出血病等疾病,重點關注菱塘、臨澤、湯莊、甘垛、送橋等區域。
3.花白鰱品種:易發生細菌性敗血癥、錨頭蚤、中華蚤等,重點關注菱塘、甘垛、臨澤、湯莊、送橋、卸甲等區域。
4、羅氏沼蝦品種:易發生脫殼困難,易發生“滴心病”、細菌性腸炎、纖毛蟲等病害,重點關注開發區、龍虬、三垛、司徒、周山等區域。
5、河蟹品種:易發生顫抖病、腸炎病、纖毛蟲、營養不良、“水癟子”等,重點關注界首、臨澤、送橋區域。
6、鱖魚品種:易發生爛鰓病、虹彩病毒病等,重點關注三垛二溝地區。
二、防治措施
1. 常規魚、羅氏沼蝦等的寄生蟲疾病,采取相對應的藥物進行控制和治療,殺蟲后再消毒消毒,最后調節水質。
2. 常規魚、羅氏沼蝦、河蟹的細菌性疾病用氯制劑或碘制劑等全池潑灑,再用相應的內服藥拌藥餌投喂,另外在平時多注重預防工作,做到防重于治、防治結合。
3、羅氏沼蝦“滴心病”是由于中后期投喂量加大、飼料蛋白含量過高導致水質、底質條件及蝦自身體抗力較差而造成的。預防治理養殖環境時先用分解型底質改良劑,釋放池底有機質,轉化為藻類營養,中后期逐步用氧化型底質改良劑消除池底“氧債”,減少有害物質,并用有機酸類解毒產品解毒,改善養殖環境,另外可以適當投喂免疫多糖等提高蝦自身抵抗力。
4. 河蟹營養不良的防治可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等影響,促進其順利脫殼,另外要培育好水草。
5、鱖魚爛鰓病的預防要做好水體消毒,調節好水質,提高充足、適口的餌料魚。目前,虹彩病毒病沒有十分有效的治療辦法,只能以預防為主,盡量做好以下工作:避免過密飼養,保持良好水環境,投喂多糖類、免疫增強劑、益生菌等,以提高魚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增強抗病力;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和病魚或發過此病的水體接觸,并做好消毒工作;必要時使用板藍根、大青葉、“三黃(50%大黃、20%黃芪、30%黃柏)”等,同時配合投喂維生素C,同時外潑聚維酮碘溶液;注射虹彩病毒細胞滅活疫苗,可有效防治此病。
6、定期改良底質,經常使用分解底改或含有芽孢桿菌的微生物底質改良劑進行改底,分解殘餌及池底有機質。
7、9月份天氣多變,易出現雷陣雨及臺風天氣,要多注意觀察魚類的吃食情況和缺氧。
高郵市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