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烈日曝曬,海水是一年中最高溫的季節,同時也是金鯧魚長速最快的時期。金鯧魚長速快,尤其考驗換水問題。8月11日晚,粵西多個內港潮位偏低,海水流速緩慢,部分水域流水近乎靜止。再結合上今年的投苗量和目前的出魚量,在天、地、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連數日,華南各海港金鯧魚都出現了缺氧現象,部分海域更是白花花一片。不是浪花,都是養殖戶的心血!
湛江:多個海港大面積死魚
流沙港是本次缺氧問題的重災區之一,主要受影響的是金鯧魚,估計損失約有80萬條魚,此外有個別養殖戶也損失了少量軍曹魚。今年金鯧魚投苗量比去年增加了30%,加上前期出魚慢,造成養殖密度過大,這或許是本次天災的主因。
東里港在本次缺氧事故中損失嚴重,近日來不斷有死魚被撈起。據初步統計,本次事故損失金鯧魚尾數達200萬多尾,并有減料現象。近日潮水上漲,水流正常,雖然尚有零星死魚發生,但大面積死亡現象得以抑止,養殖戶終于可以舒出一口氣。
東海島在本次缺氧事故中也受到了影響,與其它海區不同的是,東海島的外海也受到了牽連。可能與管理措施不恰當有關,部分深水網箱養殖戶,前幾天接連出現死魚。據估算,東海島深水網箱和魚排在本次缺氧事故中共損失了5-6萬尾金鯧魚。
相對來說,徐聞的各個海港諸如西連、外羅、新寮等在本次缺氧事故中死魚并不算太多,損失總量尚待統計,估計在5-6萬尾左右。外羅港往年常常是重災區,這讓當地的養殖戶變得謹慎,今年金鯧魚養殖密度與去年大致持平,有少部分養殖戶把魚排往外海挪移,減輕了內港的壓力,所以近日并沒有因為缺氧造成大的損失。
陽江:長速慢遇上缺氧
日前的缺氧事故中,陽江的受災港區主要是大洋港,陽江港也有輕微損失。損失的主要是金鯧魚,其它品種的水產品并未受到波及。
至于本次事故陽江究竟損失了多少魚?據業內人士表示:“具體有多少尚不好說,由于金鯧魚大面積死亡的同時引發了養殖戶恐慌性拋售病魚,保守估計,損失數目100多萬條肯定是有的,實際數目可能在200-300萬尾之間。主要損失的是3-5兩/尾的金鯧魚為主。”
今年,陽江養殖的金鯧魚長速本來已經是十分緩慢的了,本次事故中還造成金鯧魚吃料減慢,現在長速更慢了。不過隨著低潮期的過去,吃料逐漸恢復正常。
海南、廣西:受波及的海面
本次金鯧魚缺氧事故雖然集中在粵西,但由于關乎海潮問題,海南陵水黎安港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初步統計有2-3萬尾的死魚。在以往,海上養殖缺氧十分罕見,黎安港的死魚現象與養殖戶的準備不足有一定的關系。
廣西方面,欽州港和鐵山港等港口海水溶氧也是偏低的,但由于養殖戶警覺性高,應對及時,雖然也有零星死魚,但屬于可控制范圍之內,并未造成較大的損失。
結語:死神會再次得手嗎
夏季天氣炎熱,向來都是金鯧魚養殖戶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去年魚價高,造成年初投苗量增多;近來魚價低,養殖戶惜售,隨著魚的生長,密度增大,水質變差。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只需一個合適的時機,災害隨時都可能發生。
早在7月底8月初,即農歷的6月下旬,那時養殖金鯧魚的風險指數已經十分的高了。幸好那時先后有兩場臺風分別于海南萬寧和廣東深圳登陸,給金鯧魚主要養殖區帶來了寶貴的雨水和降溫,緩解養殖條件比較差的內港灣養殖,讓養殖戶有充足的時間作調整。
8月初之時,業內人士已經準確預測到了本次缺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8月5日,《水產熱點·何工報價》欄目,行情分析中曾呼吁養殖戶應該在一個星期后盡快出魚,降低養殖密度,減輕潛在風險。前幾天,不幸言中。
近日,潮水已經復位,缺氧現象全面得到了緩解,除了個別內港養殖戶尚有零星死魚外,一切皆已恢復正常。但養殖戶的危機真的得以解除了嗎?業內人士分析:“還不行!”在陽江大洋港等金鯧魚養殖區,一直被擔心的小瓜蟲病已經被檢測出來了,是否會爆發值得引起注意;西北太平洋,多個臺風正在醞釀,隨時都會奔襲而來;根據天文規律,每個月都會出現兩次低潮期,如果低潮期再次與高溫聯手,養殖戶還會重蹈覆轍嗎?目前一切尚未爆發,但誰知道這是不是在等待下一個合適的時機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