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司(利洋)研究所繼續對全國各地養殖魚類常見病毒進行跟蹤檢測,樣品來源主要是各地水產藥店不定期送檢及公司研究所補充采樣。實驗室檢測方法以(RT-)PCR為主,并結合解剖、細菌、病理、流行病學等方法輔助診斷,詳細記錄每個病例,樣品拍照并保存。主要檢測的魚類病毒包括:真鯛虹彩病毒(RSIV)/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彈狀病毒(SCRV)、神經壞死病毒(VNNV)、草魚出血病病毒(GCRV)、鯉皰疹病毒Ⅰ型(CCV)、鯉皰疹病毒Ⅱ(CyHV-Ⅱ)、鯉皰疹病毒Ⅲ型(KHV)、鯉春病毒血癥病毒(SVCV)、病毒性出血敗血癥病毒(VHSV)、魚類類立克次氏體(RLO)、鰻鱺皰疹病毒(AHV)以及蛙虹彩病毒(FRV)。現將2016年4-6月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并與2014、2015年對比報告如下:
一、2016年4-6月魚類真鯛虹彩病毒(RSIV)/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檢測結果
真鯛虹彩病毒主要感染各種海水魚和淡水魚中的鱖魚(淡水魚上稱ISKNV)。2016年4-6月,公司研究所共收集檢測RSIV/ISKNV樣品227例,其中鱖魚101例,ISKNV檢出率25.74%(26/101);筍殼魚53例,RSIV檢出率45.28%(24/53);石斑魚9例,RSIV檢出率22.22%(2/9);太陽魚1例,RSIV檢出率100.00%(1/1);美國紅魚6例,RSIV檢出率16.67%(1/6),其它魚類未檢出。每年4-6月(水溫22-28℃)RSIV/ISKNV發病較多,陽性檢出率較高。檢測詳情見表1、表2。
二、2016年4-6月魚類彈狀病毒(SCRV)檢測結果
2016年4-6月,公司研究所共收集檢測SCRV樣品301例,其中加州鱸199例,SCRV檢出率17.59%(35/199);生魚88例,SCRV檢出率27.27%(24/88);鱖魚未檢出。SCRV每年4、5月份為發病高峰期,送樣量及陽性檢出率均較高,且多發于加州鱸、生魚小苗上,大魚也有檢出。檢測詳情見表3、表4。
三、2016年4-6月草魚出血病病毒(GCRV)、神經壞死病毒(VNNV)、鯉皰疹病毒Ⅱ(CyHV-Ⅱ)等多種病毒檢測結果
2016年4-6月共檢測除真鯛虹彩病毒和彈狀病毒外的魚類19種,送樣量較多的為草魚、石斑魚、鯽魚、鯉魚、加州鱸、羅非魚,各養殖品種檢測詳情見表5。其中,草魚95例,其中5月送樣量最高, GCRV檢出率33.68%(32/95);青魚3份,GCRV檢出率100.00%(3/3),檢測詳情見表6;石斑魚59例,VNNV檢出率64.41%(38/59),送樣量集中在4月,主要危害育苗階段的小苗,檢測詳情見表7;鯽魚81例,CyHV-Ⅱ檢出率20.99%(17/81),檢測詳情見表8。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