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在育苗過程中到底用不用藥,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問題。日前,由大連消費指導促進會、大連海洋漁業協會聯手推出的“食品安全第一人在行動”走進鑫玉龍海洋珍品股份有限公司,組織高校專家、海產品企業代表等30余人實地參觀海參育苗、天然養護、加工產業鏈的全過程。給記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大連本土海參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經過多年科研攻關與應用推廣,已經通過采用微生態制劑等先進技術解決了海參育苗和養殖過程中的用藥問題。
鑫玉龍公司首席專家包衛洋博士拿出一個神秘的塑料袋,“這些制劑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從180多株益生菌中篩選出來,有菌利康、底改康等,具有不同功效,均屬于復合型微生態制劑。菌種在零下80℃超低溫冰柜保存,用于解決海參育苗過程中的水質凈化和用藥問題。”包衛洋說,給海參苗吃微生態制劑,類似于人們日常生活中飲用“酸奶”一樣,有利于它們腸道有益菌菌群的穩定,提高參苗免疫力,具有抗病作用。
“就如其它動植物養殖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藥,海參也一樣。”大連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教授農紹莊說,海參對生存環境要求是很苛刻的,只要是規范的用藥,它才會促進海參苗的生長,提高產量。現在大連一些海參龍頭企業用研發的微生態制劑來替代藥物,既解決了藥殘問題,又大大提高了參苗的成活率,而且保證了大連海參的綠色安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