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清江泄洪長江,萬噸養殖鱘魚逃入江中。這些鱘魚“入侵”長江,可能會對瀕臨滅絕的中華鱘等土著魚群形成競爭和雜交,給長江帶來生態災難。9月23日,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發出鱘魚鑒定緊急通知,要求各級相關部門立即向沿江各類漁業組織及個人下發鑒定手冊,加強對長江干流和湖泊捕撈監管,對已發現的鱘魚及時鑒定,并逐條登記造冊、逐級上報,防止回捕的逃逸鱘魚重新回到長江或其他自然水體。
兩個月前鱘魚逃逸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引發了人們對長江物種危機的關注。而湖北逃逸鱘魚已現身長江揚州段,也讓地處長江下游的湖北省沿江地區擔憂,外來鱘魚會不會釀成生態災難?
江蘇鱘魚養殖最大近200公斤
鱘魚全身都是寶:可制魚子醬,魚肉味道鮮美,軟骨有抗癌作用。野生鱘魚資源近乎枯竭,歐美主要消費市場已禁止野生魚子醬貿易, 人工養殖成為魚子醬主要來源。據9月23日云南《曲靖日報》報道, 當地一家鱘魚繁育、成魚養殖、魚籽醬及魚肉加工一體的鱘魚產業基地正式投產,存魚量20余萬尾,年加工出口魚籽醬50噸,出口人民幣5億元。
湖北省也有多家鱘魚養殖基地。記者8月29日在海安中洋集團現代農業生態園見過8種養殖鱘魚,超大型的室內鱘魚養殖區,中華鱘、俄羅斯鱘、史氏鱘、鴨嘴鱘、鰉鱘等鱘魚在水中靜靜蹲伏或游弋,水面映照鱘魚們巨大的黑影,令人難忘。史氏鱘近200公斤,身長2米多。而最大的鱘魚豎起來有兩層樓高。鱘魚為肉食性魚類,以水生昆蟲、底棲動物為食。
中洋集團于學基說,中洋養殖的最大的史氏鱘是種魚,做魚子醬俄羅斯鱘味道最鮮美。世界上共有28種鱘魚,其中12種鱘魚處于瀕危狀態,6種處于極危狀態。我國現有8種。史氏鱘被人們譽為“水中的活化石”。中洋目前正在嘗試鱘魚魚子醬生產。
湖北省沿江密切跟蹤監測
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告訴記者,逃逸事件發生后,我省立即組織科研單位與漁業、漁政、執法等部門,在長江沿岸幾個測試點對長江漁獲物密切跟蹤監測,對已監測到的鱘魚,通過技術比對和種子鑒定,確認是不是雜交鱘。當前的應對措施第一步是跟蹤監測;第二步是根據監測數據作出判斷。長江歷年也有一些放生或淹水混入江中的外來鱘魚及其它外來水生物,今年我省養殖業大量逃逸的蝦蟹魚均進入江湖,國家級江蘇滆湖團頭魴良種場因圩堤決口全部被淹,4000組親本魚種全部逃逸。
湖北省海洋與漁業部門要求,沿江各地發現外來雜交鱘魚必須立即處死,發現保護動物中華鱘立即放生。農業部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危起偉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逃入長江的養殖鱘魚量大,各地水產市場多,捕獲的鱘魚要由漁政部門鑒定。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民捕獲的鱘魚必須鑒定批準后才能交易。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如何做到讓每一個漁民捕獲鱘魚自覺鑒定,呼吁長江全流域立即行動起來,否則,雜交鱘泛濫將成為長江的災難。
長江漁業部門已發布外來鱘魚“通緝令”,長江原有的“土著”鱘魚有白鱘、中華鱘和達氏鱘3種,而本次逃逸的外來鱘魚包括匙吻鱘、俄羅斯鱘、西伯利亞鱘、史氏鱘、達烏爾鰉以及雜交鱘(大雜、西雜)等。其中“大雜”指的是達烏爾鰉與史氏鱘的雜交種,“西雜”指的是西伯利亞鱘與史氏鱘的雜交種。漁民和志愿者抓獲鱘魚類捕獲物應立即到漁政部門比對鑒定。
湖北省海洋與漁業局資源環境處樊寶洪處長告訴記者,兩個多月來,我省揚州、鎮江等地發現了雜交鱘,均已及時處置。盡管養殖鱘魚能不能自然繁殖還沒有定論,但長江生態已很脆弱這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漁業漁政部門已加強對長江沿岸巡查,號召沿江漁民發現捕獲魚及時鑒定。湖北省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普查從今年9月開始進入全面普查階段,鱘魚事件對湖北省沿江生態影響也是調查重點。
農業部長江辦官網發布的《關于組織開展長江流域鱘魚捕撈鑒定工作的緊急通知》
萬噸鱘魚逃逸事件應問責反思
湖北上萬網箱臨江大規模的鱘魚養殖,有沒有獲批?有沒有事前事后的風險評估?泄洪前為何沒有與相關方協調提前預警避免巨大生態災難?危起偉介紹,大部分網箱養殖未獲批準,地方政府對大量養殖戶管理失控。
長江辦相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萬噸鱘魚導致長江生態災難,實質上是因鱘魚逃逸形成的次生災害,長江辦正組織專家對鱘魚逃逸事件進行調查,近日將召集全國專家研討對策。
專家認為, 水產養殖、工廠化集約養殖是方向,魚養在車間里,好比養在家中,發大水也淹不了,而網箱養殖在江湖里,一有洪水就遭淹。應警惕水產養殖生態事故發生。此次鱘魚逃逸事件,向鱘魚等外來物種養殖熱敲響了警鐘,專家提醒沿江沿湖養殖此類水產品應慎重,有關方面應制定相應的法規條文,規范特殊水產養殖,對如鱷魚、鱘魚、巴西龜等攻擊性強的外來物種,進行風險評估。一旦發生事故,應啟動問責追查,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