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蝦苗“長不大”的問題就像夢魘,一直困擾著華南的對蝦養殖戶,究其原因,各方也是說法不一,有的說是種苗問題,有的說是飼料問題,也有的說的病害引起的。而本文的作者根據一線了解到的情況,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蝦長不大”“規格參差不齊”“哈維氏弧菌”,筆者在拜訪客戶的時候,經常聽到養殖戶對苗種的各種抱怨。有經銷商甚至愿意給更高的價格跟苗場簽訂合同,但要保證蝦不能出現長不大或者規格明顯不均勻的現象。結果可想而知,并沒有蝦苗場愿意這么做。
養蝦是個高風險的行業,影響蝦生長的因素也很多,保證合同對于苗場實在是為難,但大面積出現蝦長不大、規格差異非常明顯,蝦苗也難辭其咎。
不少養殖戶把矛頭直指華東、華北,認為華東、華北市場搶占優質的對蝦苗種。因為華東、華北采取預付款的結算方式,利潤高、質量檢測把關嚴格,優質蝦苗會優先供應。
養殖戶的擔憂并非毫無道理,從蝦苗的銷售價格可以看出,廣東、廣西的一代苗終端價格一般在188-210元/萬尾之間,而華東的一代苗終端價格基本都超過300元/萬尾,有的甚至高達400元/萬尾,除去空運費用,苗種企業有更大的利潤空間,這也是南方的苗企積極“北伐”的一個重要原因。
華南是蝦苗的主產區,苗企規模大小不一,苗種的品質魚龍混雜、參差不齊,苗種的局部過剩常常引發蝦苗價格戰,蝦苗的利潤空間不斷縮水,難以有可持續發展的投入。例如,今年年初,寒潮不斷,全國各地不少地方推遲投苗時間,積壓過多的苗種,最后以清倉價,甚至買一送一的方式拋售。用進口親蝦,生物餌料以及嚴格的品控篩選出來的蝦苗,最終淪為“白菜”價,苗企嚴格把關的積極性必然會降低。最終“白菜”價換來了“白菜”苗。養殖戶以為撿了便宜,但實際上蝦苗品質下滑,受傷的還是自己。
另外一方面,華東市場對苗種檢測更加重視,如江蘇如東市場,當地的如東縣南美白對蝦協會定期對苗場的蝦苗取樣抽檢,并向廣大養殖戶公布抽檢結果。反向促使當地的標粗場購買蝦苗時的把關。因此,不帶病毒的優質苗種會優先供應華東、華北市場,而某些不達標批次的蝦苗可能就流到檢測不嚴格的地區。
蝦苗的惡性競爭最終可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最后,提醒廣大養殖戶,應提高辨識能力,學會從親蝦品系、水處理投入、生物餌料使用、市場口碑等各方面來衡量一個蝦苗品牌。同時養殖戶也要提高蝦苗的把關意識,聯合相關機構對苗種進行檢測,購苗前嚴格把關,推動蝦苗生產規范化。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