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第22號臺風“海馬”將于10月21日下午以臺風或強臺風級在廣東珠海到汕尾一帶沿海登陸,或為我國建國以來10月登陸粵東最強、最晚的臺風。由于“海馬”將正面登陸廣東,并深入內陸與北方冷空氣結合,呈現影響范圍廣、降雨強度大等特點,我國廣東、江西等10省市未來三天將陸續遭遇風雨影響。
“海馬”或為建國以來10月登陸粵東最強、最晚的臺風
今年第22號臺風“海馬”10月15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17日加強為超強臺風。臺風“莎莉嘉”前腳才走,“海馬”馬上又來了。進入10月以后,一周之內連續2個臺風登陸我國實屬少見,據了解,這是自1988年以來首次。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表示:“今年副熱帶高壓略強,受副熱高壓和南亞高壓共同影響,‘海馬’或成為自1949年以來10月登陸粵東的最強、最晚的臺風”。
常年(1981-2010年)來看,最后一個登陸我國的臺風時間平均是10月6日,今年第22號臺風“海馬”預計在明天下午(21日下午)登陸我國廣東,較常年平均最晚偏晚15天。(但從歷史排名來說并不算最晚,1974年27號臺風“Irma”12月2日登陸我國廣東臺山;2004年28號臺風“南瑪都”12月4日登陸臺灣屏東)
“海馬”強度強 移速快 影響范圍廣
由于“海馬”將正面登陸廣東,并深入內陸與北方冷空氣結合,據許映龍介紹,臺風“海馬”將主要呈現強度強、發展快、影響范圍廣等特點。
第一,臺風強度發展快,強度強。“海馬”自15日08時生成后,強度一路發展,48小時內由熱帶風暴加強為強臺風級,18日20時,強度達到頂峰(超強臺風,68米/秒,17級以上);第二,與“莎莉嘉”先后登陸,海上大風持續時間長。受“莎莉嘉”和“海馬”連續登陸影響,南海中北部海域及華南沿海大風持續時間長;第三,累計雨量大,降水強度強。受“海馬”影響,廣東珠江口附近局地降雨量累計可達40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可達80-120毫米;第四,深入內陸,影響范圍大,持續時間長。預計“海馬”將在廣東登陸,屆時華南、華中、華東大部地區都將受到風雨影響。
“海馬”深入內陸 10省市將受風雨影響
中央氣象臺預計,“海馬”將以每小時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21日下午在廣東珠海到汕尾一帶沿海登陸(臺風級或強臺風級,38~42米/秒,13~14級)。今明天,臺灣北部和南部沿海、福建沿海、廣東中東部及其沿海、珠江口區將有7~9級大風,其中,廣東汕尾、深圳東部陣風或達到13~14級;臺灣東南部沿海、廣東東部沿海、福建東南部沿海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東部沿海局地有大暴雨(100~140毫米)。
登陸后,“海馬”向偏北轉東北方向移動,強度快速減弱,繼續影響湘鄂及華東大部,22日進入江西境內,江西、江蘇、上海、安徽、湖南、湖北、浙江將陸續遭遇暴雨影響。其中,臺風與南下冷空氣相結合,江西北部有暴雨。
22日華南將轉晴 未來10-15天我國將無臺風影響
10月以來,我國華南地區持續遭遇強降雨、大風天氣。據中央氣象臺統計,9月19日-10月19日,華南東部和南部、華東大部等地遭遇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氣,其中海南瓊海、瓊中和萬寧局地降雨量甚至達到了1000~119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福建、浙江等降水偏多1倍以上。
海南瓊海遭強降雨,城區內澇嚴重。圖片來源:中新網
許應龍表示,臺風過后副熱帶高壓將控制華南地區,22日華南將維持晴好天氣。此外,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溫繼續維持偏高狀態,11月還將有3~4個臺風生成,可能有1個影響我國。不過許應龍解釋道:“未來10-15天我國將不會受到臺風影響”。
氣象專家建議,廣東、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及湖南、湖北等地需密切關注臺風發展趨勢,做好災害防御準備;在南海、臺灣海峽、巴士海峽等相關海域的過往船只、海上作業人員、沿海和島嶼旅游人員等應及時轉移撤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