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科魚類大多產粘性卵,水數產沉性卵,親魚有食卵習性。成熟親魚體上出現婚姻色,雄魚色彩比雌魚艷麗,雌魚腹部明顯膨大,輕壓有柔軟感。如雌魚體大于雄魚,懷卵量很多,雌雄親魚比例1:2-3,多放雄魚為的是提高卵子的受精率。但鯉科魚類中有的品種,也嚴格執行一夫一妻制,應勿多放。
鯉科魚類雌魚懷卵量比較多,中小型魚類的產卵箱也應稍大為宜(長40-50厘米),水質一般同原飼養水質,水位比原飼養時淺些。備好金絲草或其他人工魚巢(如經煮沸消毒的棕絲)、增氧器等。先放入雌親魚,1-2天后放入雄親魚。如在雄魚放入1-2天內無發情動情,應檢查原因。對喜弱酸性水、溫度高些的魚,可降低pH0.2~0.4,提高水溫1-2℃。調整水質、水溫、放入魚巢,都是促進親魚發情交尾產卵的因子。當雄魚向雌魚作出種種表示,進入激烈追逐周旋,魚體緊靠一起時,雌雄親魚產卵排精,卵粒散落在魚巢上。雌魚排卵并排1次就能排完,要細心觀察,視親魚完全平靜,雌魚腹部已經縮小,產出的卵已比較多時,可以撈出親魚,以免卵子被食。
受精卵粘附在水草莖葉上,經1-3天孵出仔魚。在此期間可以進行增氧,特別是在氣溫高的情況下,因為溫度高水中溶氧量少,而在仔魚出膜前后,都需要充裕的氧氣。剛出卵膜的仔魚仍依附在魚巢上不動,前經3-4天,仔魚體內卵黃囊中的營養被吸收耗盡,開始游動覓食。雌魚排下的卵粒,有的未能受精便成死卵,一般受精卵較透明有亮度,而死卵呈灰白色。應將死卵清除,以免孳生霉菌,污染水質,危害受精卵。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養殖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