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遼寧丹東鳳城市四門子鎮新農村一處養殖場,漁場主趙經林看著魚池里一條條虹鱒魚苗面露喜色。“這可是咱市漁業專家給研究的改良新魚種,以后少說能多賺一倍的錢。”
幾天前,省漁業專家來到老趙的養殖場,給趙家魚池里的40多萬尾虹鱒魚魚苗進行抽樣“體檢”。體長達標,魚苗活躍度優良……逐項“體檢”過后,漁業專家最終在《虹鱒魚良種繁育與健康養殖示范推廣》項目驗收報告上簽字。“這個項目的成功,解決了如今虹鱒魚養殖戶的最大難題,對于虹鱒魚養殖規模擴大和養殖戶增收都有積極意義。”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科科長孫述好告訴記者。
虹鱒魚原產北美西部,因其口感細膩,營養豐富,被人們譽為“水中人參”。20多年前,虹鱒魚被大批引進國內,我市漁業專家也從北京順義養殖基地引進了這一品種,成為鳳城、寬甸不少養殖戶的致富項目,養殖規模逐年擴大。
“但這幾年,老品種生長速度慢,繁殖能力差,魚容易染病,魚苗死亡率高。”孫述好告訴記者,“外來引進魚種隨著養殖年份的增加,魚之間近親繁殖加劇,魚種品質下降,就會引起這些連鎖反應。”與成魚產量逐年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市場對虹鱒魚的需求量在逐年擴大。“有市無貨,你說能不著急嗎?”趙經林說。
近年來,市漁業部門一直將冷水魚養殖品種種質改良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從2013年開始陸續對鰱魚、鯉魚養殖品種進行了種質改良,效果顯著。2015年,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對全市虹鱒魚養殖場進行抽樣調查,并與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合作,研究虹鱒魚種質改良。今年2月,第一批魚苗投放到各試驗基地。
“以前魚苗成活率只有30%左右,現在這批魚苗成活率超過80%,而且質量也好,已經有客戶開始預訂成魚了,這個我可是想都沒想到的。”趙經林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