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患魚鰾失調癥有多種因素,一般認為這是由于水溫過低,金魚耐寒力差,尤其遇上嚴寒使魚鰾失去調節平衡能力所致。一般魚體過短、頭部長有發達肉瘤或水泡的尾鰭過分平直或反翹的壽星頭、獅子頭、水泡眼、蝶尾等金魚品種更易發生此病。病魚不死不活的側臥、倒立、甚至腹部朝天浮于水中或沉于水底,用手觸碰病魚時,暫時又能恢復正常游動,但相隔片刻又會重復出現上述異常狀態,有時也能吃食,其生長發育皆明顯慢于健康魚,不過這種魚一般不會很快死亡。一旦溫度逐漸回升,病情可能緩解,甚至可以基本恢復正常。發病季節一般以深秋和冬季更為多見。防治方法:
(1)在入冬前后,把種魚移入室內或暖房里飼養。如在室外越冬,宜將缸埋入土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晚上遮蓋防凍。
(2)如果是側臥或沉底的金魚,可用面盆帶水把金魚撈起,再用小的縫衣針穿上不易腐爛的尼龍棉線,一端先穿上一塊瓶蓋大小的泡沫,然后在金魚背鰭的前面第2、3根紹條的基底部把縫衣針穿過去,打上2個結,扣牢在背鰭上,上面再把泡沫浮標固定。固定后線的距離不要過長,因過長金魚仍然可以側在池(缸)底里。也不要過短,過短金魚不能下到水的中層覓食或游動。至于浮標固定的位置要看缸(池)中的水位深淺來決定。總之,以金魚不可再沉底側臥,魚體又能下入中層水中覓食等為宜。
(3)如果是倒立或魚體上浮,腹部朝天者,可用有機玻璃扣子一粒,大小視金魚大小而定。具體方法是:先把扣子用柔軟而不易腐爛的尼龍線固定,再用面盆把病魚帶水撈出來,一面把扣有扣子的2個線頭離扣子6-10厘米處打一個結,然后一個人把金魚捉住,另一個人很快地在齊結的地方把扣子扣掛在金魚的尾柄上。這樣,金魚放入水中后,倒立的金魚因尾柄上有了重物就不易倒立了,而游動還是自由的。但這里要說明一點,扣子不能太大、太重,否則金魚拖不動扣子,游動不便。相反,扣子又不可太輕,因太輕了起不到下垂作用,金魚尾鰭仍要上浮或倒立。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