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腮蓋開始發色
飼養半年的幼龍,體長在25公分左右時,腮蓋開始發色,最先的發色會集中在腮蓋的紋路附近,這時的發色如果色質能夠為橙紅或者粉紅是非常理想的,顏色越濃越深越厚重越好。發色面積無關重要,主要的是發色的色質和形式。也有更好的小龍會在更小的時候發色,有品質的關系,也有誘色飼養的關系,也有限制生長的可能,要注意區分。腮蓋的發色會一直持續下去。
■第二階段:第一鱗框發色
在小龍腮蓋發色后不久,體長達到30公分左右時,鱗片開始發色。最開始是身體前半部鱗片的第一鱗框開始發色,一般會在2–4排,鮮少有5排開始發色的,但不排除。
■第三階段:第二鱗框的發色
前面的發色達到一定程度后,發色的表現不會非常明顯,我們會感覺發色停止,一般在飼養一年多的時間后,龍魚在35–40cm左右時,腮蓋發色面積開始增大,第一鱗框發色的紅度更加厚實,同時身體前半部的第二鱗框開始發色,這是最關鍵的時刻。隨著發色的增加,第二鱗框開始明顯加深。
■第四階段:發色面積的擴大和反復加深
當龍魚長到50cm以上時,發色會有階段性的進展,面積增大,顏色加深、加厚,鱗框開始融合。這個階段會持續很長時間,應當說,紅龍的發色是無休止與不停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發色會永遠的進行下去,伴隨著龍魚的成熟,5到8年其發色才能夠基本完成,以后還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略有變化。應當說發色過程是一個波浪型的過程,尤其是針對第一種發色方式,經常會遇到色散的情況發生。所謂色散,就是發色的面積增大了,帶來的就是無論從視覺效果,還是實際的紅度都有可能降低,所以會有一個波浪型的發色過程,總是會有發色面積增大–褪色–增色的過程出現,這個過程多次反復,直到鮮紅的龍魚長成。
龍魚發色最關鍵的是第一鱗框發色的階段,因為第一框發厚了,能夠出實框,即便第二框慢一點,鱗片的立體感也會體現出來,同時,最重要的是能夠證實這是一條“紅”龍,已經具備很好的觀賞價值了。但這個階段如果飼養不當,有可能造成發色遲緩,以及發色面積增大,紅度不能夠跟上,變成一條橘紅龍的情況出現。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養殖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