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南美白對蝦養殖業遭受重創。受到臺風、病害和水質污染的影響,大量養殖場歇業,主要產區的總產量下降30%-40%。下文對各個對蝦主產區的產量、價格等指標進行了詳細分析,供業內人士參考。
廣東
國內產蝦大省當屬廣東,尤以湛江地區為首。而根據廣東海洋漁業廳的統計數據,2016年該地區白蝦產量下跌最為嚴重,降幅高達41%。除了受到臺風、病害和水質污染的影響,造成廣東地區產量暴跌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大量對蝦養殖場歇業。
廣東海洋漁業廳發布的這份報告由來自6個對蝦主產區的38家養殖場的專家組調查分析而來,報告中提到,蝦塘水質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水和對蝦排泄物,而親蝦質量低和病害問題更難管控。
在去年9月召開的全球水產養殖領袖展望峰會(GOAL)上,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James Anderson教授曾預測2016年中國南美白對蝦產量將減少,從現實情況來看,2016年對蝦產量僅為142000噸,遠低于Anderson教授的預測。根據統計數字,2015年對蝦產量高達346000噸。
注:彩色部分為調研區域
除廣東之外,福建和江蘇白對蝦產量也出現大幅下降(見下表)。
福建
在去年6月中旬-8月期間,福建省多地暴發洪災,9月時又遭受強臺風“莫蘭蒂”和“鯰魚”的侵襲,導致多家對蝦養殖廠產量驟跌20700噸,降幅達30%。盡管如此,福建省內對蝦養殖廠關閉數量并不多,因此2017年福建地區可能產出較多大規格對蝦,因此后市價格有望上漲。目前,福建地區對蝦出塘價約為58.4元/公斤,而廣東地區僅為40.1元/公斤。
江蘇
再來看江蘇省。2016年夏季,江蘇省對蝦養殖也受到洪澇災害的影響,導致對蝦產量下跌了31%左右,比2015年減少了11200噸。
廣西
廣西省情況也不容樂觀,雖然養殖場歇業數量比廣東省少一些,但大規格蝦數量出現大幅下跌,缺口達11200噸。受各方面因素影響,有一部分蝦農放棄養殖對蝦,轉而選擇其他產品,導致蝦塘面積也縮減了21%。
山東、河北
另外兩個調研區域,山東省和河北省的對蝦養殖情況較為樂觀,2016年兩地產量均出現上漲,漲幅分別為56%和23%。山東省總產量同比增加39300噸。調查指出,北方地區因冬夏溫差大,對蝦養殖采用室內養殖模式,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氣候條件對于對蝦產量的影響。
根據調查結果,總體來說,2016年國內養殖對蝦產量比2015年共減少140000噸。
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對蝦規格普遍較小,主要是因為養殖場方面將出塘期提前,防止突發病害導致“全塘覆滅”。根據調查報告,其中5個主產區的對蝦出塘價格(帶頭帶殼)都有所上升。這一部分彌補了養殖場方面因產量下跌造成的利潤缺口。
各地區對蝦價格
根據調查,調研地區對蝦市場價格如下:
廣東省,對蝦均價為40.1元/公斤,上漲3.1%;
廣西省,對蝦均價為37.9元/公斤,上漲15%;
山東省,對蝦均價為33元/公斤,減少7.4%;
福建省,對蝦均價為58.4元/公斤,上漲4.5%;
江蘇省,對蝦均價為35.3元/公斤,上漲4.4%;
河北省,對蝦均價為42.2元/公斤,上漲14.9%。
國內對蝦生產出現缺口,一方面促使市場增加進口國外對蝦的需求,這樣一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對蝦市場的緊張局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