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贊球察看魚塘
三角鎮有著悠久的生魚養殖歷史
生魚深加工產品
生魚養殖基地
早在上世紀 90年代,珠三角就開始生魚養殖。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較為成熟。在廣東中山市三角鎮,生魚養殖規模可觀,現年產值超3億元。
魚塘的冬棚早已搭好,一墻之隔的廠房地面剛鋪上混凝土,新引進的加工生產線仍在車間調試……1月17日下午,在三角鎮蟠龍東邊村,東邊水產養殖合作社、漁歌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贊球正忙著運營事務。作為珠三角生魚養殖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三角鎮現有生魚養殖面積4000畝,年產量約2 萬噸,產值超3 億元。然而,近幾年這里的生魚價格受多方因素影響,實際流入農民腰包的錢并不多。為保障養殖戶利益,為壯大特色農業品牌,楊贊球與他的伙伴們先后成立養殖合作社與水產加工公司,希望讓三角生魚游向產業化水域。
現狀:生魚養殖量大利薄
三角鎮有著悠久的生魚養殖歷史和可觀的生魚養殖規模,在魚種培育、育苗孵化等方面一直領先全國,是主要的生魚魚苗輸出基地。不過,“賺一年虧一年平一年,三年一個大循環”,三角鎮的養殖戶們近些年卻無法逃脫這樣的經營怪圈,直到東邊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出現。
當天,接受記者采訪時,楊贊球道出了個中的原委:“以往的生魚養殖大多都是個體小農生產狀態,上有飼料經銷商哄抬養殖成本,中無農民組織爭創產品品牌,下有漁商控制生魚市場、壓低銷售價格。分散的個體養殖戶因缺乏組織化而難以與現代化大市場相對接,生魚養殖長期處于量大利薄的狀態。”
為了破解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和銷售流通的困局,2003年,東邊村22家生魚養殖戶相約成立合作社。據悉,合作社成立第一個好處是通過合作社的平臺獲得了生產資料統購、財務管理等多方面服務,譬如每包飼料采購價降低了17元,僅此一項每畝養殖成本便可降低4000多元;第二個好處是合作社銷售量大,在與經銷商談判中處于有利地位,流通渠道拓寬了銷售價格也有保障;第三是在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漁歌子食品有限公司,社員就是股東,讓社員抱團“取暖”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改變:深加工產品前景可觀
楊贊球告訴記者,東邊村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后,有20多位農戶參與進來,養殖面積約450畝。“我之前去珠海斗門取經,當地的海鱸加工產業搞得有聲有色,早已開發出冰鮮海鱸、海鱸醬、海鱸魚柳等高附加值的產品。對此,我感觸很深,也希望做強三角生魚的上下游產業鏈,提升三角生魚的品牌內涵和影響力。”
目前,漁歌子食品有限公司委托現代化工廠生產自行研發的生魚肉香腸、魚骨豆腐、魚骨湯粉等深加工產品,從試產歡迎程度看,其市場前景是大有可為的。“去年9月,我們的生魚產品如高鈣高蛋白的魚骨豆腐、魚肉腸、魚肉丸、魚扒等已試產成功,送檢獲有關部門認可。”楊贊球介紹,有部分產品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并獲得通過,填補了國內生魚產品、生魚魚骨產品的空白。“為確保生魚加工產品的衛生與品質,避免操之過急,我們一直在調試生產設備,預計今年5月便可正式投產。”
利好:獲得專項經費扶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東邊水產養殖合作社申報的“三角鎮優勢水產品生魚的高值化全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生產”項目,被專家評定為2016年中山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為全市唯一立項的農業科技攻關項目,并獲得市專項科技經費200萬元支持。該項目在申報時指出,“應用現代生物技術和食品加工高新技術,將生魚魚肉加工成了速凍生魚魚柳、生魚魚肉腸,將魚骨、魚頭加工成了魚骨湯膏、魚骨豆腐等高附加值產品,項目集成了液氮速凍技術、超低溫冷鏈儲運技術、高溫長時除腥軟化增香技術等食品加工高新技術,實現了生魚及其下腳料的高值化全利用”。
該項目(即漁歌子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后,相關部門預計其產值可達9150萬元/年,利稅可達777.8萬元/年,且逐年遞增,至第四年優惠政策結束后年稅收可達1555.5萬元/年。今后,通過項目的推進,可帶動1000多人就業,輻射300余農戶,從而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當地漁業產業結構,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經營者情懷:特色產業大有可為
本來,楊贊球可以很瀟灑地生活,因為他開了近20 年的包裝印刷公司,衣食無憂。但他不甘于此,選擇了轉行從事一項更有挑戰性的工作——生魚深加工。“漁歌子公司的名字,來自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的名作《漁歌子》詞牌名,它描述了農民無憂無慮、悠閑自得的生活狀態。這種狀態,正是我們所期待的新農村景象。此外,我們注冊的‘漁梓情’商標,含義則是期望村里年輕人外出打工回鄉時,看到叔伯鄉親辛苦養的魚卻賣不出去或賣不出好價錢時,激勵他們將魚做成產品解決難賣等問題,為叔伯鄉親作出貢獻。”楊贊球如上表示。
現階段,漁歌子食品有限公司的廠房面積超7000 平方米,其未來規劃是擴展到 1000 多畝。楊贊球憧憬著成為第二個咀香園,打造涵蓋了休閑游玩、親子體驗、生魚食品制作和生魚標本制作等項目的新型產業園。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